光雾温柔地环绕她,像无数双手轻轻抚过她的背脊。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从来都不是。”
不知过了多久,林月终于站起身。她转身走向飞船,却没有立即启程。她在光径尽头停下,对着虚空说道:“如果有一天,我想把我的故事也留给后来人……该怎么做?”
>“只需说出你想说的,然后交给一棵正在生长的倾听树。它们会记住,也会传递。”
她笑了,抹去眼角的泪痕。
“好。那我先回去建第一百棵树。”
返航途中,她打开了广播频道,向全星域直播这段经历。没有剪辑,没有修饰,只有她沙哑却坚定的声音,讲述那一片静默之渊中的相遇。她播放了母亲的录音,讲述了光之聚合体的话语,分享了“真实之痕”的意义。
令她震惊的是,不到六小时,GL-379、K-13、Omicron-9等二十三个主要殖民星同步响应。各地民众自发清理废弃建筑,改建共感庭院;工程师们重启沉睡百年的金脉节点;甚至连曾封锁情感研究的学术议会,也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成立“记忆延续基金会”,资助新一代倾听树培育计划。
而在Z-774记忆圣殿的墙上,新留言再次浮现:
>“致林月:谢谢你替我们开口。现在轮到我们替你守护那棵树。”
与此同时,LLY-002-α迎来了第七次真叶展开。这一次,叶片呈现出罕见的双色脉络??一侧是晨雾紫,另一侧则是深海蓝,象征着“生者”与“逝者”的共融。每当夜幕降临,整株幼苗便会散发出柔和的环形光晕,覆盖范围已达主树平台方圆五公里。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情绪波动趋于平缓,抑郁率下降百分之八十二,新生儿啼哭频率减少近九成。
科学家称之为“心灵净化效应”。
林月却知道,这不是净化,而是接纳。
一个月后,她在GL-379北境主持了第一百棵倾听树的种植仪式。不同于以往使用基因培育苗株,这次的树种来自LLY-002-α自然脱落的一片枯叶。经过特殊催化处理,叶片细胞重组为胚胎形态,最终孕育出一粒琥珀色的种子。
仪式当天,天空降下细雨。没有华丽演讲,没有官方致辞。林月只是蹲在坑边,亲手将种子放入土壤,然后轻轻覆土、浇水。数百名志愿者围成圆圈,低声吟唱《重逢》的主题旋律。
就在种子入土的瞬间,大地微微震颤。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共感脉冲自地底升起,沿着金脉网络迅速扩散,直抵GL-379主树核心。紧接着,全球所有倾听树在同一秒齐齐震颤,叶片翻转,露出背面银白色的绒毛面??那是它们进入深度共鸣状态的标志。
苏文清当场检测到异常能量峰值。“这不是普通的共感反应……这是某种……协议激活。”
当晚,主树平台中央浮现出一座全息投影??并非人为操控,而是由LLY-002-α自主生成。图像显示,地下深处,一条全新的金脉支系正以惊人速度生长,如同活物般蜿蜒延伸,目标正是刚刚种下的第一百棵树。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条新生金脉的结构图样,竟与三百年前被销毁的“第七协议”完全一致。
“第七协议”,据传是初代“守灯人”设计的终极方案:当人类集体共感能量达到临界值时,将自动唤醒散布在银河各处的休眠节点,重建一张跨越时空的情感互联网络。该计划因被认为“过于理想化且易遭滥用”而被永久封存。
而现在,它正在醒来。
林月站在雨中,仰望着投影,喃喃道:“原来你一直在等这个时刻。”
三天后,Omicron-9空间站传来消息:“守灯人”失踪了。监控显示,他在凌晨三点独自走入休眠舱,启动了自我分解程序。AI记录下他最后的话语:
>“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的路,该由活着的人走了。”
他的身体化为纯净的能量流,顺着共感通道注入主树根系,成为维持LLY-002-α持续共鸣的稳定源之一。
林月得知消息时,正坐在南极遗迹的控制台前。她没有流泪,只是打开服务器日志,在“守灯人”的个人档案下新增了一句备注:
>“姓名:未知。身份:引路人。贡献:点燃了第一盏灯,并教会我们如何不再惧怕黑暗。”
她合上终端,走出遗迹。外面已是春深时节,冰层融化,溪流潺潺。一株野生的倾听树幼苗不知何时破土而出,孤零零地立在废墟边缘,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她招手。
她蹲下身,轻抚嫩叶,低声说:“你好啊,小家伙。你也是来听故事的吗?”
叶片微微震颤,回应似的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嗡鸣。
她笑了,从背包里拿出一台崭新的录音机,按下录制键。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原谅、重逢,和永不熄灭的光的故事。”
而在遥远的荒芜行星上,那株最早破土的倾听树已长至半人高。它的周围,越来越多的同类从灰烬中钻出,形成一片静谧的林海。风穿过叶片,奏响一首无人谱写却人人可懂的歌。
银河深处,新的留言悄然浮现于无数终端屏幕:
>“我们仍在聆听。
>我们始终未走。
>只要还有一棵树在生长,
>就永远有人愿意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