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炸开了锅。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周来,都记下来,下朝之后,便将今日诸位爱卿所送之物,送到善堂去。”
“朝中已经许久没有新鲜面孔了,诸位大人此举,要是日后能为朝堂培养出有用之人,便是大福报。”
“永宁县君亦是大善之人,今,特赐其为永宁县主,食邑五百户,赏其善行,以兹鼓励。”
“若是咱们大乾朝能多有此举之大善之人,百姓何愁不安居乐业!”
皇帝扔下了这么一颗惊雷,便回去了,朝堂上的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这才多久,从一个区区六品的孺人,破格赐为永宁县君,今日又赐为县主,便是前朝荒唐,也闻所未闻。
但是想反驳也反驳不得了。
因为皇上已经走了。
而且还食邑五百户,简直叫人眼红,让人震惊。
哦,对了,永宁县君的孩子还被皇后娘娘喜欢,亲自养在膝下。
是皇室的人疯了,被永宁县君这人下了蛊吗?
还是他们疯了?
都疯了。
赠出那么多古籍藏书。
若是将来那些在善堂长大的孩子当真出人头地,那世家的孩子都被比下去了,情何以堪!
这岂不是截断了世家子弟的利益。
要知道如今世家子弟都是可以不参加科考,通过家族荫封或是举荐,得差事的。
“真是荒唐,荒唐!”
见不得寒门得势的世家都是震怒。
可也只能怒一怒,不敢真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以高泊如为首的寒门清流都是笑意晏晏的。
高泊如抱着笏板,十分惊讶沈知夏此举。
皇上都知道了,但是他却是今日第一次听说这事儿。
心里酸唧唧的,但是又为女儿高兴。
罢了罢了,孩子长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只是女儿还没有习惯他的存在罢了,看来他对女儿的关心还是不够啊!
女儿又不是未出格的小女娘,只对钗环有兴趣了。
他该想法子送点儿别的礼物才是。
有了皇帝的首肯,一切都顺利得多,沈知夏看着多出来的钱财和藏书孤本古籍笑开了花。
钱财倒是不愁,她沈家的不够,还有谢家的呢,外祖父生平最爱之事,便是行善事。
但是书籍这些她就犯了难。
现在好了,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