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隆万盛世 > 1597处置壕镜(第2页)

1597处置壕镜(第2页)

阿菱瞳孔一缩。那正是当初查获“心理驯化装置”的废弃之地。禁军早已搜查数遍,确认无人藏匿。可若敌人根本不在地上,而在地下呢?

她当即下令:调集工部匠师与幼护司医师联合行动,携探音仪秘密勘探乐坊地基。三日后,结果震惊所有人??地下三十丈深处,竟藏着一座庞大空腔,内部结构与古代“音狱”图纸完全吻合。墙壁由吸音玄铁铸成,中央设有一具巨型共鸣腔,形状酷似人耳,腔体连接七十二条管道,直通京城各主要衙门、学堂、市集。

“他们在监听一切问题。”沈知意脸色发白,“而且……可能已经在筛选‘危险思想’。”

阿菱握紧铜铃,脑海中闪过老者被捕时那句冷笑:“只要权力存在,沉默就会重生。”

原来如此。影阁从未真正覆灭,他们只是退入更深的阴影,借体制之壳,继续施行“定音治心”。

她当即拟写密奏,附上全部证据,请求皇帝准许彻底摧毁地下音狱,并公开揭露其运作机制。但奏折送出五日,宫中毫无回应。

直到第十天夜里,一名小太监冒死出逃,带来口信:“陛下已知晓真相,但内阁三位大学士联名上书,称此举将动摇‘朝廷威仪’,恐致‘民心涣散’。如今诏狱之中,已有十余名主张彻查的官员被拘。”

阿菱站在洱海湖畔,望着七铃静静垂首,忽然笑了。笑声很轻,却带着决绝。

“他们怕的从来不是叛乱,而是清醒。”她说,“当百姓开始思考谁该负责、为何受苦,权力的神话就崩塌了。”

翌日清晨,她做出惊人决定:启动“千灯共燃”行动??不再等待官方许可,而是发动全国“问童园”、碑林分会、信鸽网络,同步发布《音狱真相图解》,并附教学手册,教民众如何识别“认知压制”迹象,如何保护自己的疑问不受侵蚀。

消息如野火燎原。短短半月,从江南水乡到西北边陲,家家户户窗台上点亮了自制的“问灯”??有的用陶碗盛油,插一根棉线;有的将玻璃瓶涂上红漆,内置蜡烛。每盏灯下,压着一张纸条:

>“我知道你在听,所以我更要问。”

更有甚者,一些书院学子自发组织“夜巡问队”,手持铜铃游走街巷,一旦发现有人因恐惧或疲惫想要撕毁问条,便集体敲铃唤醒记忆。有位老秀才含泪跪地:“我写了三十年悔过书,今天……终于敢写一句‘我没错’。”

这场自下而上的觉醒浪潮,终迫使朝廷表态。三月初三,皇帝召见阿菱,于偏殿密谈两个时辰。出来时,她的袖中多了一份加盖玉玺的敕令:

>“准毁音狱,建‘醒音堂’;赦免所有因言获罪者遗属;设‘问源监察院’,直属天子,独立于六部,专司监督言论自由落实。”

消息传出,举国沸腾。西山地宫被炸开当日,工匠从中抬出一尊黑铁铃,铃身刻满扭曲人脸,双眼皆盲。经查验,此铃曾吸收超过十万次被压抑的呼喊,内部结构早已畸变。

它被熔铸成一口钟,悬挂于新建的“醒音堂”门前,钟身铭文写道:

>“此声非乐,乃痛;

>此响非令,乃醒;

>凡执政者过堂,必叩此钟一响,自问:今日,我可曾掩耳?”

与此同时,南方传来喜讯:南岭回音谷第八铃台,在连续七日暴雨后,石缝中竟自行生长出一株蓝花铃草,花瓣形如小铃,随风轻颤,发出极细微却清晰的“叮”声。当地长老查阅古籍后激动宣布:“这是祖脉复苏之兆!唯有万人同心之问,方能唤醒此灵物!”

阿菱闻讯,即刻发起全国征集:请每个人写下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无论大小,无论现实与否,投入任意问铃之下。目标??让那一声“叮”,再次响起。

四月初八,佛诞之日。从漠北牧场到岭南渔港,千万人伏案执笔。

一位寡妇写道:“我的丈夫死于冤狱,我想问,他的清白还能回来吗?”

一个放牛娃问:“牛也会做梦吗?它梦见的草,是不是比真的还绿?”

边关老兵问:“我们守了一辈子国门,可谁来守护我们的孩子?”

还有人写:“如果所有人都说谎,诚实还有意义吗?”

纸条如雪片飞向各地问处。那一夜,洱海湖心蓝光再起,直冲云霄。南岭山谷中,蓝花铃草骤然绽放,整株升腾离地,化作一道流光,落入第八铃台中央。

**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