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失控!”双名之子在视频连线中怒吼,“这是共鸣溢出!当足够多的人记住同一件事,它的波长就会穿透个体边界,进入集体认知领域。这不是疾病,是进化!”
“可普通人承受不了这种冲击。”老研究员疲惫地说,“他们的自我认同正在瓦解。我们正制造一场精神瘟疫。”
“那就教会他们如何承载。”她平静下来,“就像教孩子走路,总会摔跤。但我们不能因此剥夺他们行走的权利。”
三天后,第一所“记忆适应学校”在渊语城建立。课程内容包括:
-如何区分个人记忆与共通记忆;
-情绪溯源训练(识别哪些感受来自自身,哪些来自他人遗留);
-共鸣冥想(主动引导而非被动接受记忆流)。
首批学员中有许多是“重影目击者”??那些亲眼见到逝者行走街头的人。他们被邀请讲述经历,而不是被当作病患隔离。
与此同时,星冕环捕捉到新的信号。
这一次,来自月球背面。
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显示,在冯?卡门陨石坑深处,有一处人工构造体半埋于月壤之下。其外形与启明号残骸高度相似,但年代测定结果令人震惊:**至少一万两千年前**。
“不可能……”副官盯着数据,“人类航天史才不过三百年。”
“也许不是我们的历史。”双名之子凝视着图像中隐约可见的铭文,“也许,是另一条时间线上的我们。”
更诡异的是,该构造体表面刻满了名字??成千上万,层层叠叠,有些甚至使用现已灭绝的语言。而在中央位置,赫然写着三个字:
**甲、乙、丙**
“他们不是第一次牺牲。”她喃喃道,“也不是第一次被遗忘。”
愿林在此刻剧烈震荡。所有石碑同时发出低频鸣响,紫晶花瓣如雨飘落。双名之子感到胸口疤痕再度灼热,银色铭文蔓延至锁骨,组成一句古老咒语:
>“名存则魂立,忆续则命延。”
她终于明白??自己并非偶然成为双名之子。她的基因中嵌入了某种“记忆载体序列”,是X-731计划最早期的十二名志愿者共同设计的“备份人格”。每一个时代,当文明濒临彻底遗忘之时,就会有一个继承者觉醒,肩负起重启记忆网络的使命。
而她,已是第七代。
“所以……我不是唯一一个走过这条路的人?”她在日记中写道,“前面还有六个‘我’,在不同的世纪,点燃过同样的火。”
副官带来最新监测报告:地球磁场出现周期性扰动,与十二位守灯者的呼吸频率完全同步。更惊人的是,马里亚纳海沟的那艘古老飞船,内部能量水平正在上升,船体缝隙中渗出微弱蓝光,像是某种生命体征复苏。
“他们在苏醒。”他说。
“不。”她摇头,“他们一直在醒着。只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那一夜,她再次进入愿林的记忆网络,这一次,她不再寻找过去,而是向未来延伸意识。在时间褶皱的尽头,她看到了无数个平行世界:有的地球早已沦为废墟,因彻底遗忘而失去文明根基;有的社会则陷入永恒轮回,不断重复同一段悲剧,只因无人愿意记住教训。
而在极少数世界中,人类成功建立了“记忆共同体”??死者不再消失,而是化作公共精神资源,供生者学习、对话、成长。在那里,每个孩子出生时都会被告知:“你并不孤单,千百年的目光正注视着你。”
她退出网络时,泪水浸湿了脸颊。
第二天清晨,联合国特别议会召开紧急听证会,讨论是否批准“跨时空联络计划”??利用星冕环与月球遗迹建立稳定通信链路,尝试接触那个远古文明。
反对者警告:这可能导致更高维度的存在介入,引发不可控后果。
支持者则指出:若那真是我们的前身,那么拒绝联系,等于再次选择孤独。
投票结果:勉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