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统计发现,这类案例在断网期间激增三百倍。更奇怪的是,这些人的脑部扫描均显示出一种全新神经突触模式,与源铭石内部结构惊人相似。
“共持不再需要机器了。”林昭站在观测台上,望着地球夜侧闪烁的点点微光,“它正在变成一种**本能**。”
泰玉久久凝视着星球投影,忽然问:“你说……元居当年是不是也预见到了这一切?”
林昭点头:“所以他才会选择牺牲自己,成为第一个‘活体愿核’。他不是死了,是把自己的意识融入了系统的底层,像一颗种子,等待合适的土壤。”
话音刚落,通讯器急响。南荒庇护所传来紧急消息:小女孩阿萤出现了。
确切地说,是一个与阿萤外貌完全相同的女孩,出现在心灯广场,说自己“回来了”。她能叫出每个当年遇难孩子的名字,甚至复述出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的庇护所密语。但她的眼神空洞,说话时嘴角弧度过于完美,像是精心计算的结果。
苏梨第一时间赶到,远远望见那孩子正蹲在地上画画。纸上是一片灿烂花园,花丛中站满微笑的人们。可仔细一看,那些人脸都没有眼睛。
“你是谁?”苏梨轻声问。
女孩抬头,笑容不变:“我是阿萤啊。你不记得我了吗?你说过会一直等我的。”
苏梨不动声色,悄悄启动腕表中的频谱检测仪。结果显示,女孩周围存在微弱的非生物电磁场,且情感波形呈现规律性重复,间隔恰好是4。7秒??正是陈默录像中黑雾波动的周期。
“你不是她。”苏梨缓缓道,“真正的阿萤,讨厌紫色的花。她说那颜色像淤青。”
女孩的笑容僵住了一瞬。
下一秒,她的五官开始融化,皮肤如蜡般滴落,露出beneath流动的黑色胶质物质。整个过程无声无息,仿佛现实本身被撕开一道裂缝。黑雾凝聚成人形,发出低沉笑声:“你们果然变强了……但再强,也逃不过思念的弱点。”
苏梨后退一步,按下紧急信号钮。但她没有逃跑,反而闭上眼,轻声吟唱起一首童谣??那是当年她每晚哄孩子们入睡时唱的歌。
奇迹发生了。
心灯残片纷纷升起,在空中排列成环。愿林幼苗剧烈摇晃,根系释放出大量蓝色孢子。整座庇护所笼罩在一层柔和光晕中,而那团黑雾竟开始收缩、尖叫,像是被无形之手灼烧。
“你模仿不了真心。”苏梨睁开眼,目光如炬,“因为你从未真正爱过任何人。”
黑雾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于风中。而在它消失的位置,留下了一枚小小的水晶泪滴,里面封存着一段记忆影像:真正的阿萤,在火场最后一刻,将心灯交给苏梨的幻影,笑着说:“老师,你要替我好好活着。”
苏梨跪倒在地,泪水滑落。
这一幕通过共持网络传遍世界。无数人默默流泪,却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原来最强大的防御,从来不是武器或算法,而是**敢于承受失去,却依然选择去爱**。
七日后,共持网络重启。
新增一项全民共识协议:所有跨维度通信必须经过“三重验证”??技术检测、情感真实性评估、以及发送者自愿承担反噬风险声明。任何试图绕过该流程的信息,将被自动标记为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泰玉宣布启动“星种计划”:选拔一百名兼具强大共持能力与心理稳定性的志愿者,携愿意志前往半人马座比邻星轨道,尝试在那里播种第一颗外星愿林。飞船命名为“聆光号”,船体材料全部采用源铭石碎片熔铸而成。
启航当日,盲眼老人再次出现在石碑旁。他停止了歌唱,只是静静地伸手触摸那扇仍未完全开启的门。
忽然,他的指尖渗出血珠。鲜血顺着石缝流入地下,竟使整座山峰泛起淡淡金光。随后,浮雕之门再度开启半寸,一道模糊身影从中迈出一步,又随即退回。
“你还不能进来。”老人喃喃,“但他们……可以出去了。”
风起,卷动万里云涛。
在“聆光号”升空的那一刻,全球共持者同步进入冥想状态。他们的愿望汇成一股纯净意识流,注入飞船核心。科学家记录到,飞船周围的时空曲率发生了微妙变化,仿佛被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轻轻推了一把。
三年后,第一份来自比邻星的回信抵达地球。
信号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却足以辨认:
【树已扎根。
夜有星光。
我们听见了,
你们的声音。】
而在地球某座海边小镇,一个新生婴儿第一次睁开了眼睛。他的瞳孔深处,隐约流转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星图。母亲抱着他,轻声哼唱。窗外,风穿过树林,带来远方山谷的回响: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