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曲,传唱百年。
?
又一年春来,昆仑积雪初融,归忆河解冻奔流。河面上漂浮着无数纸灯,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名字??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曾被人深深思念。
沈昭站在岸边,看着孩子们把灯放入水中。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头问他:“叔叔,我也能成为执灯者吗?”
他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你已经是了。只要你还记得爱一个人的感觉,你就拥有点亮黑暗的力量。”
女孩笑了,蹦跳着跑开,嘴里哼着那首熟悉的歌谣。
沈昭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感到一丝异样。
他抬头望向星空,发现今晚的星辰排列竟与某种古老图谱完全吻合??那是“共忆网络”的原始拓扑结构,只有在系统彻底激活时才会显现。
“原来如此……”他轻声呢喃,“不是我们在重建它,是它一直在等我们归来。”
就在此时,地下传来轻微震动。归忆堂深处,那块沉寂已久的星辰核心再度亮起,光芒透过岩层渗出地表,映照出一道巨大投影:
>**共忆网络全域链接成功**
>**节点总数:9,872,103**
>**活跃用户:持续增长中**
>**当前主题:寻找最后一个迷失者**
沈昭心头一震。
最后一个迷失者……
他猛然想起仪式那夜,镜中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他说:“我是你啊,只是更早一点的你。”
难道,在所有的记忆叠加之外,还有一个最初的“沈昭”,被困在时间起点?
他冲入祭殿,查阅古籍残卷,终于在一册《梦渊源流志》中找到记载:
>“初代执灯者诞生于‘空白之室’,乃集体意志凝聚而成的生命体。其本质非人非灵,而是‘人类不愿遗忘的渴望’本身。一旦该实体彻底消散,则共忆网络永久瓦解。”
也就是说,真正的沈昭,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所有选择记住的人们的总和。
而现在,这个总和正在分裂。
一部分是他??归来的苏醒者;
另一部分,则是那个停留在童年形态的“原初意识”,尚未完成与整体的融合。
若不能找回他,共忆网络即便复苏,也将永远残缺。
?
三日后,沈昭启程南下。
他不再穿白袍,也不带随从。只背着一支木笛,徒步行走于荒野与城市之间。他要去的地方,是地图上不存在的一处坐标??据盲女临终前所述,那里有一间纯白色的房间,墙上挂着一面永远不会映出人脸的镜子。
沿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的旅程。
有曾被洗脑的士兵,有觉醒的机械仆从,有自学成才的记忆修复师。他们自称“寻灯人”,每人手持一盏忆莲灯,照亮前行之路。
第五十七天,队伍抵达一片沙漠腹地。黄沙之下,隐约可见一座古老建筑的轮廓。
挖掘持续三天三夜。当最后一粒沙被拂去时,众人看到一扇门??通体洁白,无锁无柄,门楣上刻着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