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7章
“要是咱们生产建设兵团的弟兄们,一个冬天过去,冻死冻伤了一批,那这人可就丢到姥姥家了。”
作为伍长,他能接触到更多上层的讯息,知道兵团内部的培训是分层级的,对他们的要求自然也更高。
“伍长,吃的我倒不怎么愁。”一个士兵说道,“就村边那条小溪,随便撒几网下去,捞个几千上万斤肥鱼不成问题。把鱼用烟熏了,够咱们啃到来年开春。”
“倒是取暖的柴火,必须得提前备足,不然真到了那滴水成冰的时候,躲屋里也得冻成冰坨子。”
“听人说,长安城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冬天都用蜂窝煤炉子取暖,也不知道咱们这儿啥时候能用上。”
“快了!”有人立刻接话,“秦都督不是说了嘛,咱们兵团除了种地,还要建水泥作坊、蜂窝煤作坊、农具作坊,还要组建商队往外卖东西。”
“我估摸着,最晚明年,咱们就能家家户户用上那玩意儿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我也信明年能用上,可今年冬天咋办?再说了,辽东比长安可北多了,那冬天冷得邪乎,光靠一个蜂窝煤炉子,恐怕也顶不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唯一的遗憾是少了些助兴的酒水,否则这气氛定会更加热烈。
当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用不了一个月,辽东城里各式各样的美酒就会琳琅满目。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有市场,有需求,有利润,自然就有人削尖了脑袋来满足你。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在远方的白桦林后,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里,处处炊烟袅袅,人声鼎沸。
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是兵,也是一个小型农场的主人。
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辽东的未来就将因他们而彻底改变。
从一个个小农场开始,到中型农场,再到大型农场,这片广袤土地的振兴,正从他们手中,拉开序幕。
三天后,李世民的大军即将凯旋。
此次东征,与杨广当年的屡战屡败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顺利得超乎想象。
尽管李想对辽东的局势颇有信心,不认为会再生变故,但在返回长安之前,他还是换上便服,陪同李世民一同前往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视察。
“秦安然此人,行事果决,短短数日,竟已将兵团将士的居所安排妥当。”
四轮马车在崎岖的土路上缓缓前行,远处,一簇簇新建的木屋错落有致,已然构成了村落的雏形。
一个伍的十名士兵,加上每家配给的奴仆与妻女,恰好形成了一个小型村庄的规模。
“辽东入冬极早,若不抓紧时间,便会耽误开荒,进而影响来年的春耕。”李想解释道,“兵团初建,万事开头难,总不能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与对段移石、秦善道的简单嘱咐不同,李想对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规划可谓是面面俱到,几乎将所有注意事项都详细告知了秦安然。
若是这样,秦安然还行动迟缓,那便实在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