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鱼安排人先出去搬鱼,剩下的人将屋里的工具拿出来。
天色好,这鱼丸就可以在院外做。
等这工坊真的开起来了,陶青鱼就在院儿里搭个顶。
挡风挡雨,空间也大。
鱼送进来后,陶青鱼直接将人分工。
杀鱼的两人,片鱼的两人,做鱼茸的四人,余下两人就掐丸子。
虽都是订了契约的,但人刚用,还不够了解,不能一下全教给人。
他按照流水线分工,做得也快些。
陶青鱼掌控方向,时不时指点一下。
上手带人就让明重来。
……
陶青鱼捂着鼻子,闻着满院子的鱼味儿脸上微白。
他摸摸肚子。
因为刚刚呕吐过,脸色微白。
他气虚道:“崽,你爹我是不是杀鱼杀多了,所以人家鱼祖宗在报复我。”
小崽儿没回应。
陶青鱼傻乐了一下,又躺了会儿,喝了点蜂蜜茶压下胃里的不适。
大半个上午过去,第一批的鱼丸已经做好了。陶青鱼尝了尝味道,还差点意思。
他让大伙儿分了,歇会儿又继续。
一个上午做出来两批,都进了大家的肚子。
连带下午继续做,五六次做完,最后一次才算差不多。
吃了一天的鱼丸,大伙儿再新鲜、再喜欢吃也有点吃不下了。
陶青鱼直接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吃,当员工福利了。
随后,工坊开业。
陶青鱼给工坊取名叫福气工坊,还想了个接地气的标语:吃福气鱼丸,团团圆圆好福气。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他每日带着明重往各大酒楼里跑。
也让工坊里的人去街上端着盘子让人试吃。
再找了几个半大少年发发传单,嘴上念着他那宣传语。
这般宣传方式,很快让福气鱼丸工坊走到大众眼前。
半月以来,鱼丸供不应求。
又一月后,陶青鱼见鱼丸好卖,趁机招人,扩大产量。
这期间,早有盯上工坊的人。
但坊间传言,工坊的东家与府城白家、顾家、冯家等各大世家皆有关系。
而在看到白谨跟他们府城府尹白正申多次到店里用饭,这一下坐实了传言。无人敢动这工坊。
陶青鱼原本还感慨这府城的店开得简单呢,但看到几次跑到店里的食客见到白大人以来就笑着上去攀谈,陶青鱼恍然大悟。
哦,原来他是变相用了他家夫子的人脉。
在外人眼里,恐怕都在纳闷小小的一个鱼丸工坊,怎么有这么多的靠山。
不过说小,也不小。
工坊如今一日产鱼丸上万。
得益于府城的庞大市场,一日营收就是二三百两银子。且还有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