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40块钱,两人一起登上了城楼。
由城脚两侧登楼,一楼悬有明代的一口大钟,可供游人撞击,有人推动撞击,声音深沉而浑厚。
李浔和李萌萌倒没有去撞这口大钟,主要是没必要。
先不说要排队,此时天色也渐晚,他们宁可接着天色逛完这座城楼。
每层楼的檐角挂有铜铃,凉风拂过,铜铃也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
城楼上的木雕屏门,雕镂精细、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
走到里面,一楼是歌舞花灯表演的茶座。
二楼和三楼,则是健水的历史和风景的文字解说,另外还有一些书画和照片展。
看着照片,两人也对于这座朝阳楼有了直观了解和认知。
六百多年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也饱受了五十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
而今迈入了新世纪,却依然屹立在这里,成为古城的一道屏障。
李浔也忍不住感慨:“难怪清朝雍正时的《健水州志》会对它大加赞赏。”
“这你都知道??”李萌萌吃惊的看着他,“你到底读了多少书啊。”
“说起来,这都是偶然。”
“那《健水州志》写了什么?”
“里面写着,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
“东城楼,就是朝阳楼吧?”
“没错,在这书中,比喻成黄鹤楼和岳阳楼,可想而知是赞誉十足啊。”
李萌萌忽然有些向往:“虽然我没去看过黄鹤楼和岳阳楼,但是它们名满天下,应该也是无比壮观吧。”
“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看。”李浔笑着说道。
“好呀好呀。”
两人往楼下走去。
此时,红霞逐渐消散,筑巢于檐下的紫燕也纷纷归巢。
它们绕楼飞鸣,啾啾之声不绝于耳。
钟声又一次被敲响,铃声也在风儿的吹拂下叮当作响。
钟声、铃声、燕鸣声,三者不同,却混而同鸣。
就着落日余晖,李浔和李萌萌忽然有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
健水的第一印象,实在是令两人都有些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