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帝师的教谕 > 5060(第10页)

5060(第10页)

皇帝陛下一边冷脸对着沈衡,挺直腰背一副不愿搭理的样子,一边用脚尖悄悄抵住摄政王的小腿轻蹭,他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木桌表面写下三个字——

好想你。

随着水汽蒸发,字迹很快消散。沈衡扫了他一眼,少年帝王面无表情看着台上,指尖的水渍还未干,脚尖缠在他小腿内侧慢慢上移,像是灵活的蛇尾。

宽大的衣袖掩盖下,二人的手指已经勾到一处,沈衡一派光风霁月,单手拿扇子不怒自威。周围有好奇的目光朝他投射过来,都想看看和陛下离了心的摄政王如今是何之态。

沈衡好整以暇,目光扫过众臣,原本还好奇的臣子连呼吸都似被无形的气势凝滞。

他用指尖在宋南卿手心轻划出笔画——

“我也是。”——

作者有话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一键回到国庆之前[求你了]

第56章第五十六章不止陛下和我姓宋

日光正盛,戏台子后面的红色幕布前,戏班子里的人已经扮上角色舞刀弄枪正在唱戏。

台上正在唱定军山,唱腔磅礴气势极佳,两军交战的场面鼓舞了在场将士们的士气,他们一个劲鼓掌叫好。

宋南卿翻着点戏的本子,伸手捻起碟子里剥好的果仁往嘴里送,放到嘴边才想起来那是沈衡剥的。

他眼睛转了转,怕被九王看出点什么,忙开口道:“这个戏班子唱得不错,不全是以前那些老掉牙的东西,九哥在哪儿找来的?”

九王回道:“他们最近在京里很有名,各位大人府上都唱过,臣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请到宫里来大家都看看。”

宋南卿点头,对一旁点戏的宫人说:“再来一出《群借华》,应景。严大人,你想看什么?”他略过了沈衡,只当没看见有这个人。

坐在沈衡另一侧的严大人都在为他尴尬,感觉自己坐立难安,连忙接过陛下手里的点戏本子,一手擦汗一手谢恩,根本不敢看旁边摄政王是什么表情。

台上的布景换了一番,演员上台,二胡声起,新的一出戏又开唱,不是什么耳熟能详的戏,大家都在盯着台上想看看这唱得是哪一出。

身着蓝白戏袍的小生唱腔悠远,一把好嗓子格外吸引人,当他唱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之时,后面的士兵还在聊天,前排坐的高官已经鸦雀无声,寂静一片。

坐在沈衡旁边的严大人手一抖,戏本子掉落在地。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他身上,“砰——”的一声,宋南卿手中的茶杯被他摔碎在地,溅开的茶水洒在那个戏本子上,湿透一片,字迹晕染开来变得模糊。

九王连带着旁边的大臣连忙跪地,一时间唱戏声停止,整个戏楼内部死一般沉寂。

宋南卿嘴角下压,面露愠色,指着九王道:“你点的好戏?”

这出《华岳赐环记》出自《左传》典故,讲的就是一国重要的政事都由宁氏处理,而作为国君,只能主持祭祀一类的仪式。在行军践行宴上唱这一出,包藏的祸心简直连掩盖都不加掩盖。

南幸摇头为自己辩解,马上派人去查到底是谁点的这出戏,在陛下和摄政王正闹的不可开交的敏感关头点这个,简直是不要命了。

但事与愿违,没有人点这一出,戏班子不知为何凭空上演了这不知是谁安排的戏曲。

宋南卿眯了眯眼睛打量着九王,然后对魏进吩咐道:“戏班班主呢?把他们全都拉到仪鸾司审问,朕就不信找不出这个幕后主使!”

沈衡端坐旁边良久没有发声,好像事不关己,但在此刻却站出来道:“陛下,这件事说到底只是一出戏,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解读而把那么多人拉去仪鸾司,恐对陛下圣明的形象有损。”

宋南卿点点头被气笑了,连说几句好好好,“那你们两个就在这里给朕查,查不出来,谁都别想走。”

祭则寡人,政由宁氏。谁是宁氏?

圆润微挑的眼睛看向沈衡又扫过南幸,宋南卿头上的金冠上镶嵌的宝石折射着窗外日光,令人睁不开眼。

他一甩衣袖转身离去,环佩相撞碰出一连串清脆玉响。

行宫别院,宋南卿倚在栏杆上喝着茶,夏天已过,荷花池里只剩几株残荷,不见荷花踪迹,曾经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只剩残叶。

红墙绿瓦间,绿色的树红色的花开得也不如之前旺盛,宋南卿手撑在栏杆上,从碎页窗的缝隙里看不远处的一株红枫。

崎岖蜿蜒的树干上,枫叶茂密。之前贺西洲跟他说过,东瀛有种枫树,四季长红,大概这一株也是类似品种。

远处的天际线朦胧广阔,不断延长,宋南卿收回目光,瞥见不远处朝自己走来的身影,是九王。

“陛下。”南幸走到他跟前弯腰行礼。

宋南卿抬眼问道:“找出幕后主使了?”

九王顿了顿,“臣等无能,但臣有一言,这事不是我做的。”

“可朕看,你嫌疑最大,这马上就要带兵出征,传什么政由宁氏,九哥是何居心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