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刚把“地域适配指南”的村民反馈整理好,多村的求助消息就挤爆了微信群。溪头村李书记发了段视频:陶罐里的薄荷只剩底,老人们围着空罐叹气;青山村赵村长附了张照片:三位老人揉着膝盖,配文“天凉后关节疼得蹲不下,之前的方案没治这个的”;邻村的小虎更着急,发了段切片的视频:切的生姜有厚有薄,厚的没煮出味,薄的煮烂了,“按之前的方法加生姜,药效差太多,老人们问是不是换了草药”。林辰指尖划过“库存告急”的字眼,胸口的玉佩轻轻发热——基层需求从来不是“一劳永逸”,得跟着季节和症状变。他先给李教授打去电话:“李教授,多村薄荷、艾草快用完了,冬天又冷,老人还新增了关节疼,能不能种点速生草药补库存,再配个治关节疼的方子?”李教授在电话那头立刻应道:“正好!冬油菜田闲置着,能种‘速生艾草’,20天就能采收;关节疼用艾草加生姜煮水泡脚,驱寒又活血,我这就带种子去青山村,教村民冬种,顺便教煮泡脚水的法子。”挂了电话,林辰又拨通张主任的微信。屏幕里,张主任正对着小虎发的切片视频皱眉:“生姜切片厚度差太多,厚的1厘米,薄的02厘米,药效肯定不一样。得做个‘切片模板’,用村里常见的硬币当参照,比如‘切得和1元硬币一样厚’,徒弟们好掌握。”“再印成卡片,贴在陶罐上。”林辰补充道,“正面画硬币,背面写‘生姜1元厚、薄荷3指宽’,实操时不用记数字,看卡片就对,小虎这样的新徒弟也不会错。”一旁的苏晓冉突然插话:“赵工刚才发消息,说能给ai加‘库存预警’——输入各村草药剩余量,系统自动算‘还能供多少天’,快不够时弹窗提醒;还能加‘关节疼方案’,配着李教授的泡脚方,再贴切片模板的照片,一步一步教。”林辰拨通赵天宇的视频,屏幕里的他正画库存表格:“我还加了‘跨村调货’入口,比如青山村艾草够,溪头村缺,点一下就能发调货请求,不用再挨个打电话问,省时间。”第二天一早,林辰带着李教授、张主任和赵天宇往青山村赶。车子刚到村口,就看见赵村长领着村民蹲在空陶罐旁:“薄荷只剩这点了,够老人们喝三天;这几天降温,又有七个老人喊关节疼,蹲下去就起不来,急得直抹眼泪。”李教授从布袋里倒出速生艾草种子,蹲在闲置的油菜田边:“这种子撒下去,浇足水,20天就能割第一茬,正好补库存。种的时候按‘行距30厘米’,用村里的竹竿量,不用尺子——竹竿上绑根红绳,隔30厘米绑一个,照着红绳撒种,准没错。”村民们赶紧找来竹竿和红绳,跟着绑标记。王奶奶边撒种边问:“教授,这艾草除了煮茶,还能治关节疼不?俺这膝盖疼得夜里睡不着。”“能!”李教授掏出生姜和艾草,“按‘艾草一把、生姜5片’的比例,加水煮20分钟,放温了泡脚,每天泡15分钟,三天就能见效。”他现场煮了一锅,让王奶奶先试,“泡的时候别烫着,水温以‘不烫脚’为准,泡完擦干,别受凉。”王奶奶泡了五分钟,就笑着说:“膝盖不发僵了!比揉药膏舒服多了,还不用花钱买。”晒场另一头,张主任正给师徒们发“切片模板卡”。卡片上印着1元硬币的图案,旁边画着生姜切片,标注“和硬币一样厚”;还印着薄荷叶片,画着三根手指,标注“宽等于三指并齐”。“小虎,你切的时候,把生姜对着卡片上的硬币比,切到一样厚再下锅,药效就不会差了。”小虎试着切了一片,对着卡片比了比,正好和硬币一样厚:“这样比着切,再也不怕切厚切薄了!俺这就教邻村的徒弟这么弄。”赵天宇则在村委会院子里,给村民们演示优化后的ai系统。他点开“库存预警”,屏幕弹出:“青山村薄荷还能供3天,速生艾草20天后成熟,建议今天给溪头村调5斤应急。”他又点开“关节疼方案”,上面stepbystep写着:“1取艾草一把(抓满手);2切生姜5片(和1元硬币一样厚);3加水煮20分钟;4泡15分钟”,每步都配着照片。李爷爷试着点“调货”,给溪头村发了5斤薄荷的请求,没过两分钟,溪头村就回复“收到,下午就送过去”。李爷爷笑着说:“这系统比俺家孙子还机灵,又管库存又管治病,太方便了!”晒场角落,林辰组织“跨村互助会”。青山村有多余的艾草,答应给溪头村、邻村各调10斤;溪头村会编竹篮,帮青山村编装草药的竹篮;邻村有会打铁的,帮大家做煮泡脚水的铁锅。“冬天大家互相帮衬,草药够了,关节也不疼了,日子才暖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太阳偏西时,青山村的油菜田里,速生艾草种子已经撒完,村民们正浇水;老人们围着泡脚的铁锅,轮流试泡,笑声传得老远;小虎教邻村徒弟用模板切生姜,切片摆得整整齐齐,和卡片上的硬币一样厚;赵天宇的平板里,“跨村调货”的消息不断,5斤薄荷正往溪头村送。赵村长捧着刚调回来的薄荷,笑着说:“这下老人们不用愁没茶喝,也不用愁关节疼了!等速生艾草长出来,俺们还能给其他村调,让大家都暖和过冬。”返程时,李教授坐在车里翻着村民的“冬种笔记”,上面写着“艾草:竹竿绑红绳,30厘米撒种,20天收”,还画了个小竹竿。“以前总觉得‘冬种’得靠温室,现在才知道,村里的闲置田、竹竿红绳,就是最好的‘种植设备’——基层的需求,从来能用‘土办法’解决。”张主任翻着师徒们的切片模板卡,上面贴满了切好的生姜照片,有的还写着“今天切得和硬币一样厚,师傅夸了”。“这模板不是约束,是帮徒弟们‘把事做对’——医学的‘严谨’,不是用尺子量,是让每个切片都能发挥药效,让老人真正受益。”赵天宇对着电脑里的“库存数据”感慨:“以前做ai,总想着‘预测精准’,现在才明白,‘实用’比‘精准’重要——把‘还能供3天’写清楚,比算‘精确到小时’管用;配着照片教泡脚,比写‘水温40度’易懂,基层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实在’。”林辰靠在车窗上,手里攥着片刚切的生姜,厚度正好和1元硬币一样,指尖还留着艾草的清香。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忽然想起医学竞赛时评委说的“创新与实用结合”——原来真正的“结合”,不是用温室种草药,是让竹竿红绳当种植工具;不是用尺子量厚度,是让硬币当切片模板;不是算精准库存,是让跨村互助解燃眉之急;是让李教授的种子落在闲置田里,张主任的卡片贴在陶罐上,赵天宇的系统连起各村的需求。车子驶进市区时,多村群里跳出新消息:溪头村发了老人们泡脚的照片,配文“关节不疼了,能蹲下来洗菜了”;青山村发了速生艾草田的视频,写着“种子浇完水,等着发芽”;邻村发了小虎教切片的照片,标注“切得和硬币一样厚,药效够”——满屏的照片和文字,都透着冬日里的暖意。林辰看着群里的消息,胸口的玉佩依旧温热。他知道,这场从医学竞赛开始的“基层之旅”,早已不是“方案推广”那么简单——是李教授的速生种子、张主任的硬币模板、赵天宇的库存预警,是村民们田里的新苗、老人们泡暖的膝盖、师徒们切齐的姜片,一起把“神农医道”的“实用”与“仁心”,融在了每一粒冬种的种子里,每一次温暖的泡脚里,每一片齐整的切片里。晚上,林辰在笔记本上写下:“所谓巅峰,不是赛场的金奖,是老人们泡暖的膝盖;所谓传承,不是复杂的理论,是徒弟们对着硬币切齐的姜片。”写完,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漫过指尖——这,才是医学竞赛“巅峰对决”真正的延续,是神农传承最温暖的模样。:()太极医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