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大捷的余威尚未散尽,江汉平原的春风已带着暖意,吹拂着长江江面。江水滔滔东逝,载着第17军扩编为集团军后的首批运输船队,船上满载着冀南兵工厂新产的武器弹药、粮草物资,更载着五万将士高昂的士气,朝着长江下游的安庆、芜湖方向疾驰——汉阳一役后,马小丑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原第17军扩编为第1军,新增收编的北伐军残部为第2军、第3军),总兵力达十五万人,成为北伐军东进作战的绝对主力。马小丑身着陆军上将军服,站在旗舰“楚威号”的甲板上,江风猎猎吹动他的披风,胸前的“北伐一等功”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手中握着一份秦雨薇刚送来的情报,目光锐利地扫过长江两岸的地形:“孙传芳在安庆、芜湖部署了重兵,企图依托长江天险,阻挡我们东进。但他的部队在江西、福建接连战败,士气低落,而且不得民心,这正是我们破局的关键。”身旁的沈若雁一身特战服,苗刀斜挎腰间,语气果决:“军长放心,锐锋特种团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发起突袭。安庆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我们可以从北门陆路佯攻,主力从长江水道登陆,直插城内核心据点。”“打仗不仅要靠武力,更要靠民心。”马小丑摇头道,“我们东进的目标,不仅是攻克城池,更是要推行新政,收拢民心。告诉各部队,严格遵守军纪,‘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进城后立即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让沿江百姓真正感受到北伐军与北洋军的不同。”参谋长陈明补充道:“军长英明。秦主任的情报显示,安庆城内的百姓深受北洋军盘剥,孙传芳的部队在当地强征粮食、抓壮丁,百姓怨声载道。我们若能推行减租减息,必然能得到百姓支持,甚至可能里应外合。”马小丑点头,下达命令:“命令第1军(赵武任军长)从陆路推进,包围安庆北门;第2军(李大山任军长)乘坐运输船,在安庆东门江面登陆,主攻东门;锐锋特种团潜入城内,配合主力进攻,控制军械库、指挥所等关键位置;秦雨薇的情报网密切监控城内动向,及时传递守军部署;夏晚晴的后勤部队跟进,准备接收安庆后,立即开展减租减息登记工作。”一、安庆攻坚:民心所向,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日后,第1集团军抵达安庆城外。安庆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墙高厚,城门紧闭,城外的长江江面停泊着北洋军的三艘炮艇,城墙上布满了守军,重机枪阵地的枪口直指城外,气氛肃杀。孙传芳任命的安庆镇守使刘凤岐,是北洋军的老牌将领,手下有两万余人,配备了十余门火炮,自以为依托长江天险与坚固城墙,足以抵挡北伐军的进攻。他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绵延数十里的北伐军营地,冷哼一声:“马小丑不过是运气好,打赢了吴佩孚,真以为能撼动我刘某人的防线?等他攻城时,我让他尝尝重炮的厉害!”然而,刘凤岐不知道的是,秦雨薇的情报网早已渗透安庆城内。早在第1集团军东进前,秦雨薇便派遣十余名情报员潜入安庆,发展了包括商会会长、北洋军下层军官、城防士兵在内的二十余名线人,摸清了城内守军的兵力部署、重炮阵地位置、粮草储备情况,甚至掌握了刘凤岐的指挥部所在地。“军长,城内线人传回消息,刘凤岐的重炮阵地部署在东门城墙内侧,共计八门105榴弹炮,粮草储备仅够三日,士兵士气低落,不少人都想投降。”秦雨薇通过无线电向马小丑汇报。马小丑嘴角上扬:“好!命令第2军做好登陆准备,炮兵团先对东门城墙外的前沿阵地进行炮击,吸引守军注意力;锐锋特种团趁乱从东门江面的芦苇荡登陆,潜入城内,联系线人,控制重炮阵地。”当日午夜,炮兵团的20门改良型105榴弹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落在东门城外的北洋军阵地,爆炸声震天动地。刘凤岐以为北伐军要强行攻城,急忙下令城墙上的守军全力戒备,重炮阵地也准备开火还击。就在此时,沈若雁率领锐锋特种团的五百精锐,乘坐十余艘小木船,借着夜色与炮火的掩护,悄悄划入东门江面的芦苇荡。芦苇荡茂密繁盛,正好遮挡了北洋军炮艇的视线。士兵们迅速登陆,在城内线人(一名北洋军守城士兵)的引导下,避开巡逻队,朝着重炮阵地摸去。“口令!”重炮阵地外的哨兵喝问。“北伐必胜!”线人按照约定的暗号回应。哨兵刚要放行,突然察觉到不对劲——线人身后的士兵身着陌生的军装。就在他要鸣枪报警时,沈若雁身形一闪,手中的苗刀划破夜空,哨兵应声倒地。锐锋特种团的士兵们迅速冲入重炮阵地,北洋军的炮兵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胸膛。“放下武器,缴械不杀!”沈若雁的声音冰冷有力。,!炮兵们本就不愿为刘凤岐卖命,见状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沈若雁当即命令士兵控制重炮阵地,将炮口转向城内的北洋军指挥所。与此同时,第2军的主力部队乘坐运输船,在东门江面登陆,迅速突破了北洋军的薄弱防线,涌入城内。城内的百姓听到枪声,纷纷打开家门,自发为北伐军带路,指点北洋军的据点位置。“北伐军来了!打倒刘凤岐!”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刘凤岐在指挥部内得知东门失守、重炮阵地被夺,顿时惊慌失措。他试图组织部队反扑,却发现士兵们要么四散奔逃,要么缴械投降,根本无人听从命令。更让他绝望的是,秦雨薇发展的线人——商会会长,已经组织了数百名百姓,关闭了城内的主要街道,阻止北洋军调动。“镇守使,别抵抗了!北伐军势不可挡,百姓也支持他们,我们根本守不住!”一名参谋劝道。刘凤岐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北伐军旗帜,长叹一声,下令缴械投降。次日清晨,安庆城的城门全部打开,北伐军的军旗插上了安庆城头,城内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任何劫掠事件。马小丑进入安庆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推行“减租减息”新政:宣布所有佃农的地租从原来的“五五分成”或“四六分成”,改为“三七分成”(佃农得七成,地主得三成);取消北洋军强加给百姓的苛捐杂税(如厘金、苛捐);释放被刘凤岐关押的无辜百姓与进步人士。夏晚晴率领的后勤团队与林婉清的民政团队迅速跟进,在城内设立了十个“减租减息登记点”,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满是期待。一位白发老农拿着租约,激动地对登记人员说:“我租地主的地,辛苦了一年,大部分粮食都要上交,还得交各种苛捐,根本不够吃。现在马军长推行减租减息,我们终于能吃饱饭了!”商会会长也代表商户送来锦旗:“马军长,您的部队秋毫无犯,还为我们减免苛捐,我们商户一定全力支持北伐军,为部队提供粮草物资!”短短三日,安庆城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商旅络绎不绝,百姓们自发为北伐军送粮送水,不少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仅安庆一地便招募新兵两千余人。马小丑看着这一幕,心中更加坚定:民心是最大的武器,只要坚守保境安民的初心,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二、芜湖攻略:新政落地,百姓夹道相迎攻克安庆后,第1集团军马不停蹄,继续沿江东进,目标直指芜湖。芜湖是长江下游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苏、皖、浙三省,孙传芳在此部署了一万五千余人的兵力,由其亲信师长李德铭镇守。与安庆不同,芜湖的北洋军守军大多是本地人,不少士兵家中都有田地,深受地租与苛捐杂税之苦。秦雨薇的情报网提前潜入芜湖,通过同乡关系,接触了不少北洋军士兵,向他们宣传北伐军的新政与军纪,不少士兵已经心生动摇。马小丑吸取安庆的经验,决定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在距离芜湖十里处,他下令部队暂停前进,派遣民政团队前往芜湖城外的乡村,提前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向百姓宣讲北伐军的理念。林婉清亲自带队,在芜湖城外的村落里召开百姓大会:“乡亲们,我们是北伐军,是来打倒军阀、为百姓谋福利的!从今天起,你们的地租减为三七分,苛捐杂税全部取消!只要你们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让大家过上安稳日子!”百姓们将信将疑,直到民政团队当场为几户佃农办理了减租登记,地主也被迫签下减租协议,百姓们才彻底相信。一位佃农激动地说:“以前我们交了租就没剩多少粮食,冬天都得挨饿。现在减了租,我们终于能攒点粮食了!北伐军真是我们的救星!”消息迅速传遍芜湖城乡,城内的北洋军士兵得知后,更是人心浮动。不少士兵偷偷与城外的北伐军联系,表示愿意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李德铭得知情况后,又惊又怒,下令紧闭城门,严查城内的“通敌者”,但已经无济于事。士兵们士气低落,纷纷消极怠工,有的甚至偷偷扔掉武器,准备投降。马小丑见时机成熟,下令发起进攻。第1军从北门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第3军(陈明远任军长)从南门主攻;锐锋特种团与柳轻眉的护卫队则从西门潜入城内,联系内应士兵。攻城开始后,南门的北洋军守军按照约定,故意放空枪,打开城门,迎接第3军入城。城内的百姓自发涌上街头,为北伐军带路,指点北洋军的据点。李德铭试图组织抵抗,却发现手下的士兵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只剩下少数亲信随从。柳轻眉率领护卫队的高手,直扑李德铭的指挥部。李德铭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被柳轻眉一剑拦住:“李德铭,放下武器,饶你不死!”李德铭看着柳轻眉身后的北伐军士兵,长叹一声,缴械投降。芜湖城仅用半日便被攻克,第1集团军伤亡不足百人,却俘虏北洋军一万三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物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进入芜湖城后,马小丑立即下令全面推行减租减息新政,设立登记点,为百姓办理减租手续;同时,夏晚晴组织商户恢复商贸,减免商户三个月的税收;白若曦则带领医疗团队,在城内设立医疗站,为百姓免费诊治。芜湖城的百姓们欢欣鼓舞,自发组织了欢迎队伍,捧着茶水、粮食,夹道欢迎北伐军。街道两旁挂满了“欢迎北伐军”“马军长保境安民”的标语,孩子们追着北伐军的队伍奔跑,口中喊着“打倒军阀,过上好日子”的口号。一位老秀才为马小丑送来一幅对联:“北伐除奸安社稷,减租惠民救苍生”,横批“天下归心”。马小丑接过对联,心中感慨万千:“百姓的期盼,就是我们的使命。只要我们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平定天下,实现统一。”在芜湖休整期间,第1集团军的兵力进一步扩充。除了招募的新兵,不少投降的北洋军士兵也自愿加入北伐军,经过严格的政审与训练后,补充到各部队。冀南兵工厂的武器弹药也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部队的装备得到进一步更新,士气愈发高昂。三、南京布防:孙传芳的最后顽抗攻克芜湖后,长江下游的门户洞开,南京已近在眼前。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长江下游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孙传芳在华中、华东的最后一道防线。孙传芳深知南京的重要性,调集了十万大军驻守,由他亲自坐镇指挥,企图凭借南京坚固的城防与长江天险,与北伐军决一死战。孙传芳的防御部署极为严密:-城外防线: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在江面部署了十艘炮艇,封锁江面;在南京城外的紫金山、雨花台、幕府山等制高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碉堡群,部署了五十余门150重型榴弹炮与百余挺马克沁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城外挖掘了三道环形战壕,灌满了河水,设置了铁丝网、鹿砦等障碍物。-城内防线:加固南京城墙,在城墙上设置了密集的射击孔与炮位;将城内的军械库、粮仓、银行等关键设施控制在核心区域;在街道上构筑了街垒,准备进行巷战;任命亲信将领分守各个城门,实行严格的宵禁与盘查。此外,孙传芳还在城内大肆宣传“北伐军烧杀抢掠”的谣言,试图煽动百姓对抗北伐军;同时,他对守军下达了“死守命令”,规定“擅自撤退者,军法处置;投降者,株连九族”,企图用高压政策逼迫士兵抵抗。“马小丑不过是个地方军阀,侥幸打赢了几场仗,真以为能拿下南京?”孙传芳在军事会议上,对着麾下将领咆哮道,“南京城防固若金汤,我有十万大军,充足的粮草弹药,只要我们坚守一个月,张作霖的奉军就会南下支援,到时候我们前后夹击,定能将北伐军一网打尽!”麾下将领们表面应和,心中却充满了疑虑。他们深知北伐军的战力与民心所向,也知道孙传芳的部队士气低落,想要守住南京,难如登天。马小丑率领第1集团军抵达南京城外十里处的孝陵卫,设立中军大帐。看着远处南京城的轮廓与紫金山上的碉堡群,马小丑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孙传芳的防线确实严密,紫金山、雨花台的重炮阵地能覆盖城外所有区域,长江江面的炮艇也能威胁我们的侧翼。”陈明指着舆图,语气凝重,“硬攻的话,我们的伤亡肯定会很大。”沈若雁说道:“锐锋特种团可以尝试偷袭紫金山的重炮阵地,但紫金山地形复杂,碉堡密集,偷袭风险很大。”“打仗不能只靠硬拼,要靠智谋。”马小丑目光转向秦雨薇,“雨薇,南京城内的情报收集得怎么样了?”秦雨薇站起身,递上一份厚厚的情报汇总:“军长,我们的情报网已经潜入南京城内,发展了三十余名线人,包括北洋军的一名团长、两名营长、十余名士兵,还有政府官员、商人、记者等。根据线人传回的消息,孙传芳的十万大军中,有近四万是强征的百姓与投降的散兵,士气低落,不愿抵抗;城内百姓对孙传芳的高压政策极为不满,谣言已经被我们的线人澄清,百姓们都在期盼北伐军进城。”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已经摸清了南京守军的详细部署:紫金山上有二十门150榴弹炮,由第5师驻守;雨花台有十五门榴弹炮,由第3师驻守;幕府山有十五门榴弹炮,由第7师驻守;长江江面的炮艇由海军陆战队指挥;城内各城门由亲信部队驻守。孙传芳的指挥部设在总统府内,周围有一个旅的兵力守卫。”马小丑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好!情报很详细。孙传芳的防线看似严密,实则内部空虚,民心不齐,士兵不愿抵抗,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他转头看向柳轻眉:“轻眉,我给你一个任务。你率领护卫队的五十名高手,潜入南京城内,联系我们的线人,重点策反紫金山、雨花台的守军将领与士兵。只要能策反他们,打开城门,控制重炮阵地,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伤亡攻克南京。”,!柳轻眉站起身,抱拳道:“请军长放心!我在江湖上有不少朋友,南京城内也有我的旧部,潜入城内不成问题。我定能策反守城士兵,为攻城创造条件!”马小丑叮嘱道:“务必小心谨慎,孙传芳的盘查很严,一旦暴露,不仅你和护卫队有危险,我们的线人也会受到牵连。遇到困难,及时通过无线电联系我们,我们会全力支援你。”“是!”柳轻眉应道。四、暗夜潜城:柳轻眉的策反之路当晚,柳轻眉率领五十名护卫队高手,换上北洋军的服装,携带伪造的通行证,趁着夜色,从长江江面的芦苇荡乘坐小木船,悄悄潜入南京城的下关码头。下关码头是南京的重要港口,守卫森严,士兵们逐个检查进出人员的通行证。柳轻眉的通行证是秦雨薇通过线人伪造的,上面盖着北洋军海军陆战队的印章。“干什么的?”守卫喝问。“奉李师长之命,运送粮草到城内。”柳轻眉语气平静,拿出通行证。守卫接过通行证,仔细查看,又打量了柳轻眉等人一番。柳轻眉的护卫队高手们个个身材魁梧,身着北洋军军装,看起来与普通士兵无异。守卫没有发现异常,便放行通过。进入南京城内,街道上灯火稀疏,巡逻队来回走动,气氛紧张。柳轻眉按照约定的暗号,在一家茶馆内与线人接头——线人是北洋军第5师的一名营长,名叫张大海,出身穷苦,因不满孙传芳的高压政策,被秦雨薇的线人发展为内应。“柳司令,你可来了!”张大海见到柳轻眉,激动地说道,“孙传芳的日子不好过了,士兵们都在议论北伐军的新政,想投降的人很多,就是没人敢带头。”柳轻眉坐下,低声说道:“张营长,我们这次来,就是要策反守军,打开城门。紫金山的第5师师长李明是什么态度?”“李明是孙传芳的亲信,态度顽固,但他手下的士兵大多不愿抵抗。”张大海说道,“我手下有三个连的士兵,都愿意跟着我投降。紫金山上还有两个营长,也和我私下联系过,想投靠北伐军。”“好!”柳轻眉点头,“你先联系那两个营长,我们一起说服他们,控制紫金山的重炮阵地。只要紫金山的重炮阵地被我们控制,雨花台、幕府山的守军就会动摇。”接下来的几日,柳轻眉在张大海的掩护下,秘密会见了紫金山的另外两名营长。柳轻眉向他们晓以大义,讲述北伐军的新政与军纪,承诺只要他们投降,不仅既往不咎,还会保留他们的职务,善待他们的士兵与家人。“柳司令,我们不是不愿投降,只是担心孙传芳的报复,我们的家人都在城内。”一名营长顾虑道。“这个你们放心!”柳轻眉说道,“我们的线人已经安排好了,一旦你们起义,我们会派人保护你们的家人,安全转移到城外。北伐军一向言出必行,绝不会亏待你们。”在柳轻眉的劝说与承诺下,两名营长终于下定决心,同意策反手下的士兵,配合北伐军攻城。随后,柳轻眉又联系了雨花台的线人——北洋军第3师的一名团长,名叫王建军。王建军是保定军校毕业,因不满孙传芳的军阀作风,一直想投靠北伐军。“柳司令,雨花台的守军中有一半是我的旧部,我可以随时策反他们。”王建军说道,“只要北伐军发起进攻,我就带领士兵们打开雨花台的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柳轻眉还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联系了南京城内的江湖义士。这些义士深受孙传芳的压迫,纷纷表示愿意协助北伐军,破坏城内的通讯线路、袭击巡逻队、掩护起义士兵。经过五日的秘密联络与策反,柳轻眉在南京城内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内应网络:紫金山有三个营的士兵愿意起义,控制二十门重炮;雨花台有一个团的士兵愿意起义,打开城门;幕府山有一个营的士兵愿意配合;城内还有数百名江湖义士与百姓作为支援。“军长,策反工作已经完成!”柳轻眉通过秘密无线电,向马小丑汇报,“紫金山、雨花台的守军已经同意起义,约定在明日凌晨三点,以火光为号,打开城门,控制重炮阵地,迎接大军入城。”马小丑接到汇报后,心中大喜:“好!轻眉,你们立了大功!我立即下令部队做好准备,明日凌晨三点,准时发起进攻,与你们里应外合,攻克南京!”当晚,南京城外的第1集团军营地内,灯火通明,士兵们正在紧张地准备着。火炮已经架设完毕,瞄准了紫金山、雨花台的方向;锐锋特种团的士兵们检查着武器装备,随时准备发起冲锋;运输船也已集结完毕,准备从长江江面登陆,配合正面进攻。马小丑站在中军大帐内,望着南京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攻克南京,就能彻底击溃孙传芳的主力,打通北伐军北上的通道,距离全国统一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而南京城内,柳轻眉与线人们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检查着起义的信号设备,安抚着士兵们的情绪,等待着凌晨三点的到来。城内的百姓们也隐约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变化,纷纷紧闭门窗,却在心中期盼着北伐军的到来。夜色渐深,长江江面平静无波,南京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一场决定华东战局的攻城战,即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打响;而马小丑与他的第1集团军,也即将踏上南京的土地,朝着“统一中国、保境安民”的宏愿,迈出坚实的一步。:()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