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第135章 归国献策炮鸣惊军(第1页)

第135章 归国献策炮鸣惊军(第1页)

远洋货轮“汉堡号”穿越南海,驶入长江口时,武汉前线的战火气息已透过江面的风扑面而来。陈雪梅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江面上来往的军用运输船,甲板上堆满了弹药箱与物资,隐约可见“国民革命军”的军旗,心中既有对故国的忐忑,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期待。“陈小姐,前面就是武汉码头了,马军长已经带着人在码头迎接。”陈明走到她身边,语气中难掩兴奋。这段近一个月的归途,陈雪梅并未闲着,她与王铁生等军械专家反复交流,详细了解了第17军的武器现状、作战场景与兵工厂基础,甚至根据陈明提供的资料,绘制了多份武器改良草图,早已不是初遇时那个只知理论的留学生。陈雪梅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灰色西装套裙——这是她特意换上的干练装束,既符合军工专家的身份,也能应对军营的复杂环境。她深吸一口气,长江的风带着水汽与淡淡的硝烟味,让她更加清醒:“陈参谋长,我知道军营里对女性搞军工难免有质疑,我只凭实力说话。”货轮缓缓靠岸,码头之上,马小丑身着国民革命军中将军服,肩扛金星,身后站着沈若雁、柳轻眉、张翰卿等核心将领,以及安阳兵工厂的技术骨干。他目光锐利,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陈雪梅——身姿挺拔,气质干练,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坚定,与他想象中“柔弱的女留学生”截然不同。“陈参谋长,一路辛苦!”马小丑快步上前,与陈明握手,随即转向陈雪梅,伸出手,“这位便是陈雪梅小姐吧?久仰大名,感谢你愿意不远万里,来我第17军相助!”“马军长客气了。”陈雪梅与他轻轻握了握,语气平和却不卑不亢,“我是中国人,为祖国军工事业出力,是分内之事。目前我只是前来考察,是否留下,还要看后续的实际情况。”马小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不卑不亢,有主见,正是他需要的人才。他笑着点头:“好!我马小丑向来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不问性别。只要你能为第17军提升战力,为百姓谋福祉,我必给你最大的支持与尊重。”然而,马小丑的态度并未打消周围人的质疑。炮兵团团长张翰卿皱着眉头,低声对身边的赵武说道:“军长也太重视了吧?一个女娃娃,就算留过洋,能懂什么真家伙?我们的迫击炮问题连老军工都头疼,她能解决?”赵武也面露疑虑:“是啊,打仗是男人的事,搞军工更是精细活,又是搬钢铁又是画图纸,她能吃得消?我看多半是纸上谈兵。”柳轻眉虽未说话,但眼中也带着一丝探究。她虽是女性,却常年习武打仗,深知军营的艰苦与军工的复杂,对陈雪梅能否适应,也心存顾虑。这些窃窃私语虽轻,却被耳力过人的沈若雁听了个正着。她眉头微蹙,刚想开口反驳,却被马小丑用眼神制止。马小丑知道,质疑只能靠实力化解,多说无益。“陈小姐,一路劳顿,先到军营休整,我已为你安排了独立的住处与临时办公室。”马小丑说道,“稍后我让张团长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军械库与兵工厂分部,了解一下现有武器的情况。”陈雪梅没有推辞:“不必休整了,我现在就想去看看。时间紧迫,北洋军的重炮还在仙女山,多耽误一日,士兵们就多一分危险。”马小丑心中愈发赞赏,当即吩咐:“好!张团长,你带陈小姐去军械库,务必配合她的要求,提供所有需要的资料与设备。”张翰卿虽有疑虑,但军令难违,只得应道:“是!”武汉前线的第17军军械库设在营地西侧的一座废弃仓库内,四周有士兵严密守卫。仓库内,各类武器整齐堆放:老旧的汉阳造步枪、缴获的北洋军重机枪、豫北兵工厂仿制的迫击炮,还有刚从欧洲采购尚未开箱的毛瑟98k步枪与zb-26轻机枪。陈雪梅走进仓库,目光立刻被角落里堆放的一批60迫击炮吸引。这些迫击炮是安阳兵工厂仿制的,因技术不成熟,问题频发。她走上前,拿起一门迫击炮,轻轻掂量了一下,又卸下炮管,仔细查看膛线,眉头渐渐皱起。“张团长,这门迫击炮的射程和精准度如何?实战中表现怎么样?”陈雪梅问道。张翰卿叹了口气:“别提了!这炮设计有问题,射程最多五百米,还打不准,偏差能有十几米,炮弹威力也不足,根本炸不开北洋军的碉堡。上次进攻仙女山,我们的迫击炮手打了十几发,连一个碉堡都没摧毁,反而被对方的重炮压制得抬不起头。”陈雪梅点点头,又拿起一枚炮弹,查看弹体与引信:“我明白了。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第一,炮管材质不纯,膛线加工精度不够,导致炮弹飞行不稳定,影响射程与精准度;第二,炮弹装填方式落后,是人工装填,射速慢,且受力不均,进一步降低精准度;第三,引信灵敏度不足,往往不能在最佳高度爆炸,威力大打折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你们的弹药没有标准化生产,不同批次的炮弹尺寸略有差异,有的甚至卡壳,这在实战中是致命的。”王铁生连忙附和:“陈小姐说得太对了!我们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技术有限,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尤其是炮管材质,我们没有优质钢材,只能用普通铁材,耐用性也差。”陈雪梅放下炮弹,语气坚定:“现在要新建兵工厂、研发新武器来不及,但我们可以改良现有装备。我提出一个应急方案:第一,改良现有60迫击炮,更换炮管材质(用欧洲采购武器剩余的优质钢材),优化膛线设计,加装辅助装填滑轨,提升射速与精准度;第二,标准化弹药生产,统一炮弹尺寸与引信规格,提高可靠性;第三,改良炮弹炸药配方,提升爆炸威力。”“就这?”张翰卿有些不屑,“这些问题我们也想到了,可谈何容易?优质钢材数量有限,标准化生产也需要调整设备,没有一两个月根本完不成。”“不,三天就够。”陈雪梅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优质钢材可以从我们采购的武器包装箱、备件中拆解;标准化生产不需要大规模调整设备,只需制作统一的模具与检测工具;炮弹炸药配方我有改良方案,用现有原料就能调配。三天时间,我能拿出一门改良后的样品,进行实战演练。”“三天?”所有人都惊呆了。张翰卿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王铁生也面露怀疑,他搞了一辈子军工,深知改良武器的复杂,三天时间简直是天方夜谭;就连一直支持她的陈明,也有些不确定:“陈小姐,你确定?这可不是儿戏,全军将士都在等着看结果。”“我确定。”陈雪梅目光扫过众人,“但我需要全力配合:第一,调给我十名技术最好的军械工;第二,提供所有需要的设备与原料;第三,任何人不得干预我的改良过程,只需要配合执行。”马小丑恰好此时赶到,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他看着陈雪梅坚定的眼神,心中做出了决定:“好!我答应你!张团长,立刻调派最好的军械工给陈小姐,所有设备、原料优先供应,任何人不得推诿!”“军长!这……”张翰卿还想劝阻。“执行命令!”马小丑语气严厉,“我们的士兵每天都在流血牺牲,多一个可能的机会,就少一分伤亡。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有什么损失?”张翰卿不敢再言,只得应道:“是!”当天下午,改良工作便在军械库旁的临时车间启动。陈雪梅画图纸的速度极快,笔尖在纸上飞舞,不到两个小时,便画出了迫击炮改良的详细图纸,包括炮管的尺寸、膛线的密度、装填滑轨的安装位置,甚至每个零件的规格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王工,麻烦你带人按这个图纸,用优质钢材重新加工炮管,膛线必须按这个密度来,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李工,你负责制作辅助装填滑轨,材质用高强度铝合金,重量不能超过两公斤,要便于安装拆卸。”“张班长,你带人拆解欧洲武器的包装箱,提取里面的优质钢材,注意不要损坏关键部件。”陈雪梅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语气清晰,指令明确,完全不像一个刚到军营的“外人”,反而比老军工还要熟练。王铁生等人虽然还有疑虑,但看到她专业的图纸与清晰的指令,也只得全力以赴。然而,困难很快就来了。加工炮管时,军械工们发现,陈雪梅要求的膛线密度极高,现有机床很难达到精度要求,加工了两根都不合格。“陈小姐,不行啊,机床精度不够,再加工也是白费功夫。”负责加工炮管的老工匠擦了擦汗,语气无奈。陈雪梅走到机床旁,仔细观察了片刻,说道:“把机床的刻度盘重新校准,用千分尺实时测量,每加工五厘米就停下来检查一次。另外,在炮管内壁涂抹一层润滑油,减少摩擦,提升加工精度。”老工匠半信半疑,按她的方法尝试。没想到,校准后的机床加上润滑油的辅助,加工出来的炮管膛线精度竟然达标了!老工匠又惊又喜:“陈小姐,你真厉害!这方法我们怎么没想到?”陈雪梅笑了笑:“细节决定成败,军工生产更是如此。”当晚,临时车间灯火通明。陈雪梅熬夜调配炸药配方,她将硝酸铵与柴油按特定比例混合,又加入少量铝粉,提升爆炸威力。王铁生在一旁看着,心中愈发佩服——这种配方既利用了现有原料,又能大幅提升威力,确实是妙思。第二天,问题又出现了:标准化炮弹的模具制作遇到了瓶颈,做出的炮弹尺寸总有偏差。陈雪梅没有慌乱,亲自指导军械工调整模具,用薄铁皮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检测环,只要炮弹能顺利通过检测环,尺寸就合格。这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很快解决了问题。,!这三天里,陈雪梅几乎没有合眼,饿了就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凉水,眼睛布满血丝,却始终精神饱满。她不仅要指导技术,还要协调各方资源,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有一次,负责供应钢材的士兵迟迟没送来原料,陈雪梅直接找到马小丑,当面说明情况,马小丑当即下令,若再有人拖延,军法处置。自此,再也没人敢推诿扯皮。马小丑也多次前往临时车间探望,看到陈雪梅全身心投入的样子,心中的欣赏愈发浓厚。他看到她为了一个零件的精度,亲自上手打磨;看到她为了测试炸药的稳定性,不顾危险近距离观察;看到她耐心指导军械工操作,毫无架子。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专家,更是一个有韧性、有担当的人。第三天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洒进临时车间时,一门改良后的60迫击炮终于完工。这门迫击炮与原来的相比,外观变化不大,但炮管更加光滑,加装了银色的辅助装填滑轨,炮弹也换成了标准化生产的新样式,看起来更精致、更专业。“陈小姐,真的成了?”陈明迫不及待地问道。陈雪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走,去演练场试试。”演练场设在军营东侧的一片开阔地,马小丑召集了全军营以上将领前来观摩。张翰卿、赵武等原本质疑的将领,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想看看这门“三天赶出来的炮”到底行不行;沈若雁、柳轻眉则面带期待,希望陈雪梅能创造奇迹;士兵们也围了过来,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演练场的远处,设置了三个模拟北洋军碉堡的目标,每个碉堡都用砖石砌成,与真实碉堡的防护力相当,距离分别是六百米、七百米、八百米——远超原来迫击炮五百米的最大射程。“陈小姐,我们原来的迫击炮最多打五百米,你这改良后的,能打到六百米就不错了,还想打八百米?”张翰卿忍不住说道。陈雪梅没有理会他,对迫击炮手说道:“按我教你的方法装填、瞄准,不用紧张,按步骤来。”迫击炮手是个年轻士兵,名叫王小虎,他接过陈雪梅递来的标准化炮弹,按新的装填方式放入炮管——辅助装填滑轨让炮弹平稳下滑,受力均匀,比原来的人工装填快了一倍。“瞄准六百米目标,发射!”陈雪梅下令。“嘭!”迫击炮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炮弹的轨迹,只见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第一个碉堡顶部,“轰”的一声爆炸,碉堡瞬间坍塌了半边!“中了!真中了!”士兵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张翰卿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的不屑渐渐变成了惊讶。“瞄准七百米目标,发射!”又是一声巨响,炮弹再次精准命中目标,第二个碉堡也轰然倒塌。“八百米目标,发射!”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八百米,已经超出了原来迫击炮射程的六成,就算是欧洲的先进迫击炮,也未必能有如此精准度。炮弹在空中飞行了几秒,重重地落在第三个碉堡的正中央,爆炸的威力比前两发更大,碉堡直接被炸开一个大洞,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好!打得好!”马小丑率先鼓起掌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全场瞬间沸腾了!将领们纷纷上前,围着改良后的迫击炮仔细查看,啧啧称奇;士兵们欢呼雀跃,之前的质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敬佩与兴奋;王铁生等军械专家更是激动不已,围着陈雪梅询问改良的细节。“陈小姐,太厉害了!这迫击炮的射程提升了三成还多,精准度更是翻倍!”张翰卿走上前,脸上满是羞愧与敬佩,“之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还请陈小姐见谅!”陈雪梅微微一笑:“张团长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能为部队提升战力,让士兵们少流血,才是最重要的。”马小丑走到陈雪梅身边,语气诚恳而郑重:“陈小姐,你真是第17军的功臣!这门改良后的迫击炮,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有了它,仙女山的北洋军碉堡,再也不是难题!”他转身对全场将领高声说道:“从今日起,任命陈雪梅小姐为第17军军工部总工程师,全权负责武器改良与兵工厂建设!军工部的所有资源、人员,都归陈小姐调配,任何人不得违抗!月薪五百银元,独立办公室、研发实验室,一应俱全!”“恭喜陈总工程师!”将领们齐声喊道,语气中充满了真心的敬佩。陈雪梅心中百感交集。这三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她用实力赢得了尊重,也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她看着马小丑真诚的眼神,看着士兵们兴奋的脸庞,心中的犹豫彻底消散——这里,就是她要找的地方;马小丑,就是她可以托付才华与抱负的人。“马军长,感谢你的信任。”陈雪梅站起身,语气坚定,“我定不负所托,尽快将改良后的迫击炮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同时推进其他武器的改良与兵工厂的建设,让第17军的士兵们,用上最先进、最适用的武器!”马小丑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仙女山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有了陈雪梅改良的迫击炮,有了即将批量装备的欧洲先进武器,攻克仙女山、拿下贺胜桥、进军武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当晚,军营里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庆祝陈雪梅的成功与军工部的成立。宴会上,马小丑特意敬了陈雪梅一杯:“陈小姐,你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打破了偏见,为全军树立了榜样。未来,第17军的军工事业,就拜托你了!”“马军长客气了。”陈雪梅举起酒杯,与他轻轻一碰,“我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保境安民。我相信,在你的领导下,在全军将士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月光洒在军营里,映照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陈雪梅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为第17军的军械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门改良后的迫击炮,即将在武汉前线的战场上,发出震彻天地的轰鸣,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