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是占用他功绩的千旗没了,不仅如此,他升上了千旗。
皇上真的很厉害,因为那次之后撤掉了好几个百旗千旗,万旗也没了两个,军队里再也没出现过冒领功绩的事,他因此一路高升,最后做到了羽林军的总指挥使。
他和秦指挥使就像皇上的左手和右手,都御史是眼睛,暗部是耳朵,搜集民间各种消息,一般不与他们为伍,所以对他们不了解。
丞相大概是皇上的白纸扇,白纸扇是说智囊团的意思,但是丞相这个智囊团不太一样,他属于陀螺型的,抽一下动一下,不抽就不动了。
所以必须有个人拽着他,推着他朝前走,否则这白纸扇会烂成一滩。
殷绯摸了摸已经包扎好的手臂,表情难得缓了下来,“朕知道了。”
原来不是一个人啊。
出了大将军和征西将军以及抚军将军三个人的背叛,让他对自己用人的眼光产生了怀疑。
他一向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历来多少大将军就是因为功高震主,被皇上怀疑而死,最后没了镇国将军,自个儿的国家也没守住,被敌人趁虚而入。
有前人的例子在,他自然不会过多猜疑自个儿的臣子。
给了他们极大的空间,让他们施展才华和抱负。
轮别的他不敢跟其它皇帝比,但轮胸怀,他绝对是第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以为不会有人背叛,还是对自己太自信了。
这事给了他一个教训,这个教训让他许久回不过神。
其实白天在林中时,百官里有几个将军可用,但是他想来想去,竟犹豫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何况那事事关重大,只用了几个绝不可能背叛他的人。
李斋自不必说,丞相也懒得背叛他,璞玉,如果要背叛他,当初就不会帮他挡暗器,不挡暗器,他早就死了,也没有后来这出,所以可以信任。
将林指挥使和秦指挥使安排在身边,也是因为信任。
林指挥使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秦指挥使世代忠良,骨子里流的是忠义的血脉,没理由怀疑他。
“不是说反贼来了吗?”殷绯撑起身子站起来,“走吧。”
他毒发的快,去的也快,现在已经比刚开始好了一些,腿上有了点力气。
殷绯扶着墙走出山洞,外面黑漆漆一片,凉风吹来,点点雨滴落下,空气中一股子潮意。
真是运气不好,下雨了。
他最讨厌阴雨天气,尤其是秋天的阴雨天气。
☆、不是一个
老丞相还是没回来,方姝等不下去了,直接问管家,“附近有什么军队吗?”
这里是京城,整个大顺的要脉,别的不多,就军队多,大将军和征西将军是打了皇上一个措手不及,否则根本没可能造反和追杀皇上。
皇上很得人心,如果在京城内地,早就有军队上去,先一波制服了。
她在民间待过一阵子,晓得大家对这个年轻的帝王很满意,风评好到在大街上,说他几句坏话,会被人追着打的地步。
皇上的治国之道比较特殊,先去了外圈,将叛乱的地方镇压,然后扩张土地,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等大家都怕他,觉得他不好惹,不敢动大顺的时候,他又回来治内。
这时候基本已经没有外忧,所以可以安安静静的来,整的国内没有一点招架之力,轻而易举臣服。
他还曾经在微服出巡的时候,听说了一家赌场骗老百姓进去,卖儿卖女出来,强买强卖的行为之后,亲自到那家赌场,告诫他,要么以后本本分分做生意,把受害的百姓钱归来,要么进监狱秋后问斩。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选择前者了,出了他的事之后,其它赌场,青楼也都收敛了许多,生怕自个儿步了他的后尘。
他大概是唯一一个喜欢亲力亲为,什么都自己来的皇帝,只要闲着就随机选择不平的案件,亲自审问,亲自监察,亲自探访百姓,没得内幕,当官的都怕他。
不敢贪,不敢乱来,就怕他插手进来,到时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能听得进去百姓意见,亲自为他们主持公道的,无疑是个好皇帝,他如果真的死了,下一任还不知道会是谁。
假设是个嗜杀成性的,或是昏庸无用的,贪财好色的,那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根本没可能过好。
所以大家心里都会想着救他吧?
方姝想试试,别人救不救他,取决于自己的利益,她必须要救他,无关其它,就是因为是他。
她喜欢他,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