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我,百岁首辅,历经大明十六帝 > 第51章 朱棣沉默 原来他是我的第一功臣(第1页)

第51章 朱棣沉默 原来他是我的第一功臣(第1页)

如果说,朱元璋在看完,《仁宣之治》纪录片之后所感受到的是那种“自家白菜被猪拱了”一般的,混杂了震惊、不甘和一丝丝“原来如此”的复杂情绪。

那么他身边的那个从始至终都显得异常沉默的燕王朱棣。

此刻心里所翻涌的则是百感交集。

他看着天幕之上那个被誉为“大明巅峰”的辉煌盛世。

看着,那个被后世冠以“仁”、“宣”庙号的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他的心里当然,也有一丝作为“祖宗”的欣慰和骄-傲。

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混杂了欣赏敬佩和一丝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嫉妒”的,情绪。

凭什么?

凭什么你们这两个只会“守成”的小子。

能将大明治理得,比我这个“开疆拓土”的老子还要富庶?还要强盛?

然而当天幕之上,那部《仁宣之治》的纪录片,在讲述那段辉煌盛世的由来之时。

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那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代。

——永乐。

提到了,他这个靠着“靖难”从自己亲侄子手里,夺取了皇位的太宗成祖皇帝。

是如何在登基之初,那段最艰难也最动荡的岁月里。

一步一步稳定朝局开创盛世的。

而就在这段关于“永乐盛世”的历史回放之中。

一个让朱棣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再一次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画面的中央。

——思汗!

只不过这一次。

他不再是那个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也不是,那个,在洪武朝初出茅庐的,青年状元。

而是一个三十出头,刚刚才因为辅佐他朱棣“靖难”成功而被破格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的青年,谋士。

画面,是在奉天殿的御书房内。

刚刚登基不久的年轻版的永-乐大帝朱棣正意气风发地站在一幅巨大的堪舆图前。

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而他的身边站着几个同样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

正是他“靖难”成功的,核心智囊团。

解缙胡广,杨荣以及那个站在所有人最前方,虽然职位不是最高但其眼神,却比任何人都要明亮,和深邃的思汗。

只听画面里年轻的朱棣用一种充满了雄才大略的,豪迈语气说道。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朕欲效仿太祖高皇帝开创一番,远超洪武之治的不世之功!”

“诸位爱卿,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国之栋梁!”

“有何安邦定国之策尽可畅所欲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