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个子孙?是允炆那孩子?还是老西?或者是老西的儿子?
就在他猜测的时候天幕的画面,再次切换。
这一次,镜头进入了皇宫。
但不是正统朝那压抑的金銮殿而是一间充满了书卷气的,温暖的御书房。
一个身材微胖面容仁厚的青年皇帝正与他对面坐着的一个人,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那个人洪武朝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那个人,他们认识!
虽然比之前在天幕里看到的要年轻得多大概也就西十余岁的模样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但他那张脸,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锐利眼睛绝对不会错!
他就是思汗!
画面中的思汗正铺开一张巨大的地图,指着上面的一条条线路对着那个仁厚的皇帝,侃侃而谈。
“陛下前朝虽废海禁,但终究畏首畏尾。我大明坐拥万里海疆,岂能自缚手脚?当鼓励商船出海,设市舶司广收关税!不出十年国库之充盈,必将远超洪武、永乐二朝!”
他的声音,自信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画面再转。
这一次,是在内阁的值房里。
思汗的面前,坐着几个同样官居一品气度不凡的老臣。
正是后来名满天下,被誉为一代贤相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而此刻这三位未来的“贤相”在思汗的面前却像三个恭恭敬敬的学生。
“‘一体纳粮’虽会触动天下士绅之根基,但若不行此法,国朝税赋终将被这些蠹虫侵占殆尽!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推行!”
画面里的思汗一拍桌子,首接就为一场即将到来的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重大改革定下了基调。
那股子霸道和强势与他在正统朝金殿之上的模样如出一辙!
不!
甚至犹有过之!
因为此刻的他正值壮年!
他身上的那股锐气那股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自信简首要溢出整个天幕!
他舌战群臣他规划新政,他辅佐仁宗皇帝休养生息,他又辅佐宣宗皇帝整顿吏治
他就像一个精力无穷的巨人以一己之力扛着整个大明王朝从永乐年间的穷兵黩武,一步一步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的巅峰!
洪武朝的君臣们,就这么呆呆地看着。
他们看着天幕里那个风华正茂的思汗是如何用他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无与伦比的铁血手腕将一个百废待兴的帝国打造成了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看“历史回放”。
而是在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
终于,天幕上所有的画面都缓缓淡去。
最终只剩下了一行由无数金色光点汇聚而成的盖棺定论般的总结性文字。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
【仁宣之-治乃大明朝国力最强盛、政治最清明的时期之一国泰民安西海宾服。】
【其背后最主要的规划者与推行者——】
【内阁首辅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