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履历,不长。
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万钧巨石狠狠地砸在了洪武朝所有君臣的心坎上!
“嘶——!!!”
奉天殿外响起了一片整齐划一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被这份……堪称变态的履历给彻底震傻了!
状元及第?这说明人家是读书人的顶流!
辅佐靖难?定三大国策?这说明人家是顶级谋臣是从龙功臣!
开创“仁宣之治”?任内阁首辅?这说明人家是治世能臣,国之栋梁!
三朝帝师?教导了三代皇帝?这他娘的资历己经老到没边了!
五朝首辅!
我的天爷!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这个老头从他朱元璋的时代开始一首到他玄孙的时代足足一百多年,他都稳稳地站在大明朝权力之巅!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权臣”了!
这他娘的就是一部活着的“大明史”啊!
朱棣看着那份履历整个人都麻了。
他看到了“辅佐太宗皇帝靖难”那一行字,心里顿时翻江倒海。
原来……原来我能当上皇帝还有这老家伙的功劳?
难怪他刚才那么嚣张,难怪他敢指着我朱家的皇帝鼻子骂!
人家有这个资本啊!
你爷爷的江山,是我辅佐你爹打下来的!
你爹的盛世是我帮着他搞起来的!
你本人,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
现在你小子翅膀硬了,想作死?
我这个当老师的还就管定你了!
这份资历摆出来,谁敢不服?谁能不服?!
朱元璋看着天幕也是久久无言。
他那颗强大的心脏此刻也因为这份过于震撼的履历而感到了一丝压力。
一个活了一百多年,经历了五代帝王而不倒的权臣。
这……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燕王朱棣看着那份履历若有所思地低声说了一句。
“父皇,此人似乎是历经数朝的国之栋梁。”
朱棣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敬佩。
然而朱元璋听完,却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混杂着欣赏与猜忌的诡异光芒。
他盯着天幕上“思汗”那两个字,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是栋梁还是自己想当房梁可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