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缺乏工业基础的大明,
可摺叠凳、伸缩支架、遮阳伞……
前世钓鱼的装备,如今照样备齐。
胡大老爷检查完饵料,扬竿拋线,正式开始垂钓。
他观察浮漂动態,稍作调整后,便揣著鱼竿坐回椅中。
王不弃与船夫立於胡大老爷身后,见他满面春风,二人对视一眼。
实在不解,为何胡大老爷会沉迷此道。
在时人眼中,
钓鱼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罢了。
胡大老爷这等人物,怎会对此情有独钟?
实则是他们眼界未开。
古时中国,钓鱼既是生计,亦为雅趣。
许多文人墨客所求非鱼,而是独坐水畔的“意境”!
或许这风气,源自姜太公。
毕竟,他垂钓得遇周文王,早已传为佳话。
后世子弟岂能不效仿?
不求钓得君王,能遇赏识自己的贵人,也是美事一桩!
胡大老爷则不同!
他就是爱钓鱼!
享受与鱼角力的快感,以及收穫时的喜悦。
至於意境?去他的!
他的境界早已足够,无需这些虚饰。
胡大老爷微闔双目,一面紧盯隨波轻晃的浮漂,一面抚弄竿身的玉柄。
越摸越觉此物温润趁手,著实奢华。
虽非极品美玉,
但……触感、品相皆属上乘。
比起前世的碳素竿,不知舒適多少。
正暗自感慨间,胡大老爷忽见浮漂微微一沉旋即浮起。
他倏然起身,目光紧锁那枚浮漂。
今日正逢江上泛舟野钓的好时辰。
依著当下这世道的人口、技艺来论,垂钓的容易之处比后世不知强出多少。
后世的江河湖泽,但凡见著水光,必蹲著三五个执竿人。
那些水里討生活的鱼儿,哪个不是被掺著古怪方子的窝料、精钢打造的鉤线整治得鬼精鬼精?
可眼下这时节呢?
肯撒把米粒作窝的已是稀罕,更莫说专程来钓鱼的了。
正因如此,当胡大老爷瞅见那浮標猛然一沉,当即抖腕扬竿。
新制的鎏金钓竿头一回显威风,顿时发出急促的吱嘎响动。
胡大老爷略鬆了鬆劲,手腕翻飞著与水下的活物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