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两个俏丫鬟上路未尝不可。
夜里有人暖被窝不说,起居琐事也有人照应。
这么一想倒也不错!
胡大老爷只得如此自我宽慰。
安顿好后院姬妾,他又去向如诗、宛如道別。
別看二人也是侍妾身份,如今可是会友馆赫赫有名的女东家。
虽说出身不高,平日来往的都是官家夫人。
若品级不够或与胡家交情不深的正室,连与她俩攀谈的资格都没有。
倒非如诗二人势利,而是这圈子自有一套规矩。
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尚未挤进圈子的人,反倒最维护这套规矩。
毕竟只要官阶升上去,总有资格加入。
可若让不如自己的人先进了圈子,岂不显得自己顏面扫地?
故而听说胡大老爷要出游近一年,如诗二人不过娇嗔几句,便再无他话。
除了胡大老爷的决定无人能更改外,更重要的是她们实在分身乏术。
会友馆並非开了就能撒手不管的买卖。
每位会员或许只偶尔来往一次,但若维繫不好这段关係,说不准哪天他们就会转投別家的“会所“。
的確,眼看会友馆日渐红火,不少人也跟风开了类似的场所。
可惜,暂时还没人能比得上胡大老爷的手笔。
起初,会友馆全凭胡大老爷的顏面和胡府独到的菜餚打响名號。
那时候玩的就是个独家买卖!
渐渐地,胡家会友馆层层叠叠的会员关係网,让许多人深陷其中。
毕竟,这些人最会权衡利弊。
不过隨著別家“会所“陆续开张,会友馆的生意短期內確实受了些影响。
好在胡大老爷早有准备,提前备下了一批宫中放出的宫女。
这些女子经锦衣卫,既有宫廷里打磨出的规矩涵养,又带著锦衣卫训练出的机警。
她们举手投足间分寸得当的气质,加上毫不掩饰的出身背景,瞬间將会友馆的格调拔高数筹。
转眼间,会友馆的生意又恢復了往日的火爆!
或许在某些权贵眼里,宫女並不稀奇。
不过是在宫里当差的罢了。
家世清白,样貌周正,经过宫规训导,本本分分在宫內做事。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宫里出来的资深宫女可是稀罕物!
往常这类放出来的宫女,不是被大户聘去做管事娘子或偏房,就是被小户人家求娶当正室。
能进宫又平安熬到出宫的,必是既有清白家世,又有本事在深宫立足的。
这份阅歷、能耐,加上皇家规矩薰陶出的气度,任谁家看了都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