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好处的时候您还讲究个脸面。“
“真要碰上大便宜,您还在乎这些虚的?“
“咱关起门来说话,就別来这套了!“
胡大老爷一席话,彻底撕开了最后的偽装。
朱元璋双眼圆睁,直勾勾地盯著胡大老爷看了半晌,竟无言以对。
换作旁人,在別处说出这等言论,那绝对是死罪难逃。
但此刻在谨身殿內,面对眼前这些人,这话竟挑不出半点毛病。
毕竟在座诸位,与他的关係实在太过亲近。
朱元璋气呼呼地瞪了许久,最终只能无奈地挥了挥手。
“罢了,懒得跟你这混帐计较!“
“你赶紧给咱想个法子,蓝玉这烂摊子该怎么收拾!“
胡大老爷闻言收起先前的嬉笑神色,郑重其事地重新翻阅蓝玉的奏报。
良久,他皱眉环视眾人道:
“眼下有两个棘手的难题。“
“其一,蓝玉稀里糊涂灭了番邦王室,连个后裔都没留下。“
“这地方日后如何处置?若纳入大明疆域,该如何向其他番邦交代?“
“若另立新王,又该由谁来继任?“
“其二,往后是否还让蓝玉领兵出征?若惩处蓝玉,远征之事能否交由他人接手?“
“如今海贸远征的利益有目共睹,每次出海都能带回巨额財富,谁能捨得放弃?“
“这两个问题,必须儘快解决!“
朱元璋与朱標交换眼神,父子二人皆面露难色。
胡大老爷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確实都不好应对。
“惟庸,咱叫你来是出主意的,不是让你来提问题的。“
“这两个难题咱也看出来了,现在就问你打算怎么解决!“
“给咱个稳妥的法子,咱信得过你!“
朱元璋说得掷地有声。
可胡大老爷丝毫不买帐,抱著胳膊冷笑道:
“哼!“
不过他心里明白,既然被召来议事,就不可能袖手旁观。
朱元璋这廝最擅长压榨臣子,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
“先说番邦之事。“
“我倒有个主意。“
“既然称为番邦,不如划作藩王封地如何?“
“那地方虽在大明疆域之外,但物產丰饶,土地肥沃,粮食甚至能一年三熟。“
“不如就分封藩王,既教化当地百姓,又能开疆拓土。“
这个提议一出,在场眾人眼前都为之一亮。
经歷过两次征战的朱元璋,如今对海外诸国已不再如从前那般一无所知。
至少当胡大老爷提起当地物產丰饶、土地肥沃时,他不会再满腹牢地反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