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闻言,不约而同地露出自豪之色。
確实,这一点他们胸有成竹。
正是凭藉实干精神,他们才能步步高升。
见无人接话,郭翔只得继续阐述己见:“依本官之见,其中暗含两层深意。“
“其一,必有重大变故,胡相才会敦促我等儘快建功。“
“其二,定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將至,否则胡相何必特意强调政绩?“
“这说明在胡相眼中,我等过往的作为尚显不足,若机遇来临,恐难斩获应得的好处。“
眾人闻言,皆震惊地望向郭翔。
官场之上,建功立业谈何容易?
这绝非单凭能力就能成事。
一个好汉尚需三个帮,岂有独木能成林之理?
若要在一年內做出成绩,免不了要四处求助。
那可是要欠下人情,甚至是天大的人情。
而人情债,有时最难偿还。
但既然这番见解源自胡大老爷的“指点“,眾人心中自然多了几分计较。
见眾人仍在沉思,郭翔继续剖析第二点:“再者,胡相所言'说不定哪天好运降临',这个说法,颇值得玩味!“
“咱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大范围的官职晋升来得如此突然,多半是朝了变故。“
“若是寻常调动,风声早该传出来了。“
“否则交接事宜无从准备,后续安排也难办。“
“可这次升迁旨意直接从御前发下,除了圣意,本官实在想不出其他缘由。“
“这里就有个疑问:陛下为何突然要提拔这么多官员?“
“总不会像李善长案那样,再来一次大清洗吧?“
提起这事,在座眾人虽都曾在那桩案子里获益,仍不免背脊发凉。
那场景实在骇人。
前些日子还在眼前趾高气扬的上司同僚,转眼就成了亡魂。
这简直荒谬至极!
偏生在座诸位都尝过其中甜头。
若是有功无过,说不定真能平步青云。
毕竟他们已亲歷过一回。
郭翔说到这里,已是殫精竭虑。
“最后一点,胡相说大明永远缺办事的人!“
“依本官看,这就是在安抚我等。“
“照旧例行事,虽不能大富大贵。“
“但保我等仕途坦荡总没问题。“
“换言之,胡相明示我等:圣意未改,我等路子走对了,坚持即可!“
“本官说完了,诸位看看可有疏漏?“
郭翔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眼底已无方才的轻鬆。
他对胡相知之甚深。
在座眾人里,唯有他借公务之便与胡相深谈过几次。
因此他明白胡相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