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累?“胡惟庸冷笑骤现,“臣怕的是陛下把太子活活熬死!“
“放肆!“
朱元璋霍然起身,龙袍带翻了茶盏。事关储君,这位铁血帝王再难维持镇定。可胡惟庸依旧从容拂袖:“陛下且安坐。今日既然开了口,该说的不该说的,微臣都会说尽。“
“待臣说完,陛下自可决断。“
“此后朱家之事,臣绝不再多置一词——横竖这大明江山,终究不姓胡。“
胡惟庸凝视著御案后的身影,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这场他筹谋多时的豪赌,赌注是九族性命。
但他別无选择。
在史册与现实的交错间,胡惟庸早已看透:眼前这位开国君主,本质上是个用铁血包裹伤疤的偏执狂。少年时眼睁睁看著亲人饿毙,乱世中踩著尸山血海登极,这些经歷既锻造了钢铁意志,也留下了永不癒合的溃疮。
这种压制又能持续多久呢?
歷史上,马皇后、朱標、朱雄英相继离世,让朱元璋在晚年承受了最沉重的打击。
隨后,他彻底失控了。
理智与疯狂在他脑海中交织。
这也导致了一个矛盾的局面:明明是为了朱允炆继位铺路,朱元璋却藉机大肆清洗,杀得血流成河。
这恰恰表明,他的理智已无法压制內心的怒火、暴戾与杀意。
因此,胡大老爷若真想活命,仅靠一味避世未必可行。
谁也无法预料朱元璋何时会突然发狠,直接处死胡大老爷。
与其等到后期再赌朱元璋的仁慈与理智,不如趁马皇后、朱標、朱雄英尚在时,儘量消除这个隱患。
哪怕不能彻底解决,至少也要减轻一部分威胁。
正因如此,才有了今日的对话。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却狐疑地盯著胡大老爷。
“惟庸,你莫不是在嚇唬咱?”
“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为何说標儿会被咱熬死?”
“少来危言耸听这一套,咱可不吃!”
见他嘴上强硬,手却攥得死紧,胡大老爷没心思嘲笑,反倒认真地解释起来。
“你確实给了太子最大的信任、最强的班底,甚至授予监国之权。”
“可你想过没有,无论是朝臣还是太子本人,都在战战兢兢地应对这一切!”
“正因你的支持前所未有,他们才更加谨慎!”
“毕竟毫无先例可循!”
“谁能確定你的信任究竟有多深?”
“谁能確定你的放权究竟多宽?”
“稍有不慎触犯忌讳,岂不是父子反目、君臣离心?”
这番话让朱元璋神色复杂。
他张了张嘴,本想辩解——他確实真心信任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