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辈子,连孙辈都已绕膝的年岁,他还是头一回被人拉著经商。
早年有人带他行乞,有人邀他造官,种种离奇经歷不胜枚举。
但这做生意,当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细细品味胡大老爷方才那番话,朱元璋渐渐回过味来。
利润惊人?
利益滔天?
连惟庸都兜不住?
所以要拉上自己?
君臣合伙敛財?
嘶——
怎么越想越觉得心跳加速呢?
朱元璋贪財吝嗇的脾性,不仅胡大老爷这些老兄弟心知肚明,他自己也毫不避讳。
既然眾人都知晓,索性也就不再掩饰。
低头摩挲著手中流光溢彩的玻璃板,回味著胡大老爷描绘的庞大利益,朱元璋的双眼骤然放出精光。
“来来来,惟庸,这事儿,咱看大有可为!”
“来来来,咱们好好嘮嘮,这君臣联手的事儿咋整的!“
“就不怕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说真的,朱元璋在所有皇帝里头,算是最不在乎虚名的。
不过他不在乎的,是那种“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的身后名。
老朱心里跟明镜似的,就凭他这么折腾官员,动不动就大开杀戒,在官场上肯定落不著好名声。
官员跟读书人又是一家子。
再想想史书都是这帮读书人写的,乾脆就不抱指望了。
朱元璋看清了这些官员和读书人的嘴脸后,再想想自己的抱负,也就不在乎身后名了。
但另一面,老朱特別在意老百姓怎么看他。
他最怕的就是被老百姓骂成祸国殃民的昏君。
因为他就是从那种苦日子里熬过来的!
他爹娘、哥嫂都是活活饿死的,那段黑暗岁月他永远忘不了。
这种矛盾心理看著不太理智,却恰恰说明朱元璋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是人就会有纠结的时候。
说到胡大老爷提的这档子事,朱元璋琢磨半天终於开口了。
“嗯,这事真能赚大钱?“
胡大老爷一听老朱这么问,心里就有底了。
他搂著朱元璋的肩膀笑著说:“陛下您想啊!“
胡大老爷指了指朱元璋手里攥著的玻璃板,“您这当皇帝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