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三国:抢先三顾茅庐,我自立为王 > 第310章(第1页)

第310章(第1页)

第310章

刘琦顿了顿,指尖轻抚杯沿,“自襄阳出兵至今,历经数月大小十余战,多少好儿郎血染沙场,方有今日之宴!”

“今日能与诸君在此共饮,琦倍感欣慰!”

这话一出,席间不少将领都露出些许疑惑。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在这庆功宴的欢庆时刻,主公为何突然提及这段往事。

一时间不少心思简略的将校,心中纳闷不已,酒也喝了,肉也吃了,按惯例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怎么突然说起这些?

虽然疑惑不已,不过谁也不敢表露出来,反而都放下杯箸,做出凝神倾听的姿态。

刘琦自然是知道,众人的疑惑,因为这些话就不是说给他们听的,这些话是说给刘琦自己的听的。

看着眼前灯火辉煌、文武济济一堂的景象,让刘琦不禁想起另一个时空中那个在蔡氏压迫下仓皇出逃、最终在江夏郁郁而终的刘琦。

而如今,刘琦不仅摆脱了既定的悲剧命运,更手握精兵数万,文有诸葛亮、庞统运筹帷幄,武有赵云、黄忠等当世名将效命。

对穿越而来的刘琦而言,这场庆功宴不仅标志着江夏之战的终结,更象征着刘琦彻底挣脱了原主的悲惨命运。

他!

刘琦,历经数月,从穿越之始,从困守襄阳、受制于蔡瑁时的潜龙在渊,云梦泽奇袭,到津乡大破孙策,再到如今夏口全胜。

昔日在襄阳城中那个惶惶不可终日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软弱长公子,如今已是执掌数万雄师、俯瞰江东的雄主。

他,刘琦——逆天改命了!!!

而诸葛亮敏锐地察觉到刘琦神情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轻摇羽扇,率先接话:“主公至孝,当时临危受命,亲冒矢石,方有今日之局。”

其余众将虽不明深意,但也纷纷附和着。

而黄忠放下酒樽,慨然道:“当时若非主公当机立断横渡云梦泽大败孙策,哪有今日大捷!”

甘宁也立即接话:“正是!那时江东军气焰嚣张,若不是主公有胆有识,哪有今日大捷!”

众将纷纷回忆起刘琦出襄阳后的情形,虽然心中仍惦记着封赏之事,但表面上都表现得感同身受。

“往事已矣,”刘琦的声音重新变得沉稳有力,“接下来,该论功行赏了。”

随后刘琦在满堂文武的注视下,稳步回到主位,自袖中取出那卷玄色绢帛。

随着丝绸展开的簌簌声,让整个大厅瞬间屏息凝神。

刘琦先是看了眼众将期盼的目光,然后才目光扫过绢帛,声音沉稳有力: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昔年高祖定鼎天下,首功在萧何。”

“今我军能连战连捷,全赖诸葛郡丞于后方统筹调度,安陆屯田以固根基,转运分配以济三军,保我粮道不绝,军需无缺,实乃此战首功!”

“特加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总领军政,赐千金,府邸一座!”

这份封赏内容,诸葛亮早在宴前与刘琦最后斟酌名单时便已知晓。

因此,诸葛亮从容出列,羽扇轻执躬身:“亮蒙主公信重,委以重任。今虽薄有微功,实乃将士用命、群贤辅佐之果。主公厚赏,亮受之有愧,惟愿竭诚尽智,助主公成就大业!”

诸葛亮这番答谢既显谦逊,又表忠心,更将功劳归于上下同心,正是诸葛亮高明之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