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轻的士兵转头看向身旁的父亲,眼神里满是挣扎。
也有兄弟俩互相推让,都想让对方活下去。
片刻后,一个满脸鬍鬚的汉子率先走出队列,他身后跟著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是他的长子。
“贝勒爷,我儿还小,我留下,让他归乡!”
接著,越来越多的人出列,有扶著老父的,有拉著弟弟的,也有独自站出来的独子。
最后清点时,竟有千余人站到了队列之外。
阿敏走到这千余人面前,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表情复杂。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你们这千余人,不是逃兵。”
阿敏的声音比刚才更沉,带著一丝悲壮。
“你们是我八旗最后的火种,是大金將来能捲土重来的根基!”
他转身,走到队列前那个身形单薄的少年面前。
那是多尔袞。
十一岁的年纪,穿著不合身的轻甲,脊背却挺得笔直,眼神里没有半分少年人的天真,只有经歷过战火洗礼的沉静。
阿敏蹲下身,与多尔袞平视。
“多尔袞。”
他的声音放柔了些。
“你带著他们,往北面走,穿过龙岗山,去北面躲著。”
“若是此战我胜了,会派人去接你们回来;若是败了……”
阿敏顿了顿,喉结动了动,终究还是狠下心。
“就不要回头了,越远越好,好好活著,教兄弟们习骑射、练武艺。
待到明国朝政混乱、边军虚弱的那一天,便是你们带著八旗子弟东山再起的时候!”
多尔袞闻言,眼眶通红。
他抬头看向阿敏,声音有些发紧:“大贝勒,我跟你一起……”
“不行!”
阿敏打断他,语气陡然严厉,却又很快软了下来。
“你是英明汗的儿子,是大金的希望,不能死在这里。听话,带著兄弟们走。”
他站起身,对著那千余人厉声下令。
“尔等听著!从今往后,多尔袞便是你们的首领,若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或是贪生怕死丟下他,定斩不饶!”
“嗻!”
千余人齐声应和,声音里带著几分悲壮,也带著几分坚定。
他们簇拥著多尔袞,牵著马,马蹄裹著麻布,悄无声息地朝著密林深处走去。
多尔袞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阿敏,只见阿敏站在原地,朝著他挥了挥手。
直到那队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密林里,再也看不见了,阿敏才缓缓收回目光。
他抬手抹了把脸,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很快,那点轻鬆就被决绝取代。
他转身看向剩下的四千骑兵,眼神里重新燃起了狠厉的光芒,手里的马鞭重重一甩,抽在旁边的树干上,震得松针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