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基亲自提刀上阵,一刀劈断为首家将的盾牌,大喝一声:
“降者免死,顽抗者同孙得功一个下场!”
家将们闻言,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不过一日一夜的功夫,舆图上朱砂圈出的名字,便一个个被划去。
有罪的军将尽数被抓,只有寥寥几人逃亡成功。
他们的家丁也被清缴了武器甲胄,关在卫所的空营里,由重兵看守。
第二日清晨。
杨涟就在广宁巡抚衙署的大堂里,主持了三法司会审。
刑部官员、大理寺官员,皆已到场。
杨涟请了王化贞、祁秉忠做监审,又从锦衣卫调来了先前录好的供词、证物,还传了被贪腐军将迫害的军户、流民当证人。
证据确凿,供词吻合,没一个罪将能狡辩。
有的瘫在地上,有的面如死灰,有的还想求饶,却被杨涟冷冷的眼神堵了回去。
三天三夜之后。
会审结束。
杨涟命人在广宁城外的空地上,用黄土夯实了一座两丈高的高台,高台上挂着一面红底黑字的大旗,写着“肃贪靖边”四个大字。
高台前摆着一排铡刀、刽子手穿着红衣,手里握着鬼头刀,早早地候在那里。
杨涟让人贴出告示,邀请全城百姓前来围观公审。
一开始百姓还带着犹豫,怕惹祸上身,后来见巡抚、都堂都在高台上坐着,才渐渐围了过来。
到最后,高台下面挤满了人,连远处的土坡上都站满了踮着脚张望的百姓。
“带罪将!”
随着杨涟一声令下,兵卒们将被定罪的军将一个个押上高台。
杨涟拿起罪册,逐一念出他们的罪行:
“游击刘三,贪墨军粮五千石,私通蒙古,斩!”
“守备王二,克扣军饷,殴打军户,斩!”
每念完一个,刽子手便手起刀落,头颅滚落在高台前的竹筐里,鲜血溅在黄土上,染红了一片。
百姓们先是鸦雀无声,待听到刘三、王二的罪行时,忽然有人喊了一声:
“杀得好!”
紧接着,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有的百姓甚至扔出手里的石头、烂菜叶,砸向那些还没被行刑的罪将。
最后被押上高台的,是孙得功。
他被铁链锁着,头发散乱,脸上满是血污,却还想挣扎:
“我是副总兵!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杨涟站在高台边,声音洪亮地对台下百姓喊道:
“孙得功贪墨军饷十万两,私通建奴,泄露军情,害死我大明士卒三百余人!
此等卖国贼,当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话音刚落,刽子手便上前,将孙得功绑在刑架上。
凌迟之刑极为残忍,刀刃落下时,孙得功的惨叫声响彻旷野,有的百姓不忍直视,捂住了眼睛,有的却咬着牙,盯着刑架,像是要亲眼看着这个蛀虫被千刀万剐。
杨涟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又望向远处列队的明军士卒,高声道:
“今日行刑,不是为了逞凶,是为了告诉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