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
“文章自撰了二十篇,接了两百份稿子。我等已经增选刪改完毕,有五十篇可用。
“刻版的师傅已找妥当,即日开刻,一日四百字,需刻写十日。”
王雾眉头一皱,脸色有些冷。
“慢,太慢了!多找些人,別怕钱,我要三天內满街都是咱们的文章!”
父亲被李长安气晕的事情,给了他一个启发。想要搞倒敌人,並不一定非要抓住对方的错漏,
只要能让他名声受损,威望下降,他自己就会不战而退。
欧阳修、司马光、富弼、韩琦、文彦博,他手里现在有一堆攻计这帮人私德的稿子。
什么公公扒灰,內宅私通,叔嫂**,怎么黄暴怎么写。
他就不信了,等小报一出,这帮人还有脸上朝。
“开封府苏子瞻那边谈妥了没有?”
眾人不声,他把眼神钉在一个头目的脸上,那人神色尷尬,味半天,摇了摇头。
“让人上弹劾吧,我收集了他的过往诗作,挑出来不少桀驁狂妄之处,办他个心怀旧国,不忠不敬是够的。
说话的人是吕银平,他在相府呆了即日,也参与进了小相公的文学侍从室。
想了想,王雾点了点头。
“把矛头指向,”他用指头往天上指了指,“祸水东引,说他誹谤朝廷没用。”
吕银平眼珠子一转,心领神会,眯著眼晴笑了一下。
进了自己的书房隔断,桌上匣子內放著一帖子,都是近几日还跑来找王安石要官的。
拿了一张打开,一看籍贯,果然还是江南西路。
履歷平平,文章策论也是一塌糊涂,溜须拍马倒是勤恳,可惜太过露骨。
扫了一眼,把帖子扔进地上的一个萝筐。
一连看了几份,全是些酒囊饭袋。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连李长安一个指头的本事都没有。
可惜啊,可惜。
李长安要是肯投身相府,自己有这么个臂助,何愁父亲的大业不成。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自古以来,诸葛丞相如同皓月当空,不见臭皮匠能当个萤火虫。
李长安一伙人数虽少,却个个都是精英,哪像他现在需要事事亲为。
好在事已至此,李长安算翻篇了。
没了他,司马康和钱韦明一伙,不过是无头的蚂蚱,蹦噠不了几天。
想到司马康,他现在確实有些头痛。
苏軾审青苗贷的案子,他还可以借朝中势力压一压。可穷人造反,还有青楼罢工,他却无能为力。
这该死的司马家,一个个的专跟王家不对付,老爹是,儿子也是。
司马康如今代民言事,天天弄几百人到宫门前静坐,写什么万民书请停青苗法,如今已经成了一景。
父亲不去上朝,十成里有八成是这个原因,
该死的傢伙,携民意逼迫宰相,他怎么敢的?
只可惜司马康岁数太小,市面上也没流传他的诗作,或者有什么风流韵事,否则还能搞搞人身攻击。
李长安这个棋子找的太妙了,简直是个琉璃球子,光滑的让人无处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