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菜地的事情,她还得时常去操心蜡园的情况。在很多百姓都因为天冷而停下了手里的活,安心地享受年关的轻松惬意时,她依旧在编她的竹编,并且趁着百姓买年货,又琢磨出新春大礼包,小赚了一笔。
唐枝看见曾经最是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了大忙人,而她这个每年只有年关才能好好歇一歇的人反倒成了闲人,她心里便有种紧迫感,于是除了将唐家一整年的账目清算清楚外,又去借了妹妹的字帖来练字。
唐叶的字帖是宋玉延亲笔写的,每次唐枝临摹的时候,都有种正在触摸宋玉延的感觉,让她难以平心静气地练字不说,还感觉心跳特别快。
最终她将妹妹抓来:“宋玉延那家伙怎的这般自恋,不叫你练别的字帖,反倒练她的,你便没有别的字帖了吗?”
唐叶:“……”
她指着桌面的一堆字帖:“阿姊,那上面有每位名家的字帖,是你刚翻到宋大郎的字帖,也不再往下看,就决定拿过去练的。”
唐枝脸一红,气呼呼地换了一本字帖,又把妹妹赶走:“做功课去。”
唐叶不走,她今年已经十四了,也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天真懵懂,她们姐妹俩一直都是待在同一个屋子里的,所以她对自家姐姐的心思也看出了些来。
“阿姊,要不你拿宋大郎的字帖回去藏着?”
唐枝斜横了她一眼:“她的字帖有什么好藏的?你话里藏着话是不是!”
“没有。”唐叶赶紧否认。
唐枝哼道:“跟她学一年竹雕,跟饼儿一样都不乖了。”
唐叶吐了吐舌头,上前去抱着唐枝的腰,嬉笑道:“哪有,我还是最听阿姊的话的。阿姊,要不要我帮你探一探宋大郎的口风,要是他也对你有意……”
自家姐姐那儿迸射出的死亡视线刚消失,又随着她这句话直戳而来,她下意识地松开唐枝,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屋子,“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果然话里藏着话——”唐枝骂了一声,等她追出去时,唐叶已经不见踪影了,“算你跑得快!”
想到妹妹意有所指的那句话,唐枝的脸又臊了起来,可是没过一会儿,她又将这种小鹿乱撞的感觉给消了下去。
从她隐约察觉到自己对宋玉延心动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一开始她并没有多想,只认为,既然心中的感觉无法控制,那么就顺其自然好了。
可是这大半年来,她偶尔会往深处思考,是什么让她对宋玉延产生了这种感觉?
她明知宋玉延是女儿身,所以并不存在她是被宋玉延外在的男儿身份所迷惑的情况。那么,她又凭什么认为宋玉延会跟她一样呢?
这种理智的想法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清晰,而它就像一盆冷水,在她爱意萌动时便毫不留情地浇下来……
正想着,唐叶又跑了回来:“阿姊,宋大郎托我转交一张信笺给你。”
“她不在家吗?”
“在的。”
唐枝没忍住,一边接信笺一边翻白眼:“她这是什么毛病,明明在家,有什么话走两步到门前说便是,弄这些信笺做什么?难道知道我在练字,所以故意考我?可是我是练字,又不是不识字!”
她展开信笺一看,便愣了一下。唐叶心里痒痒的,想凑过去看,又想起宋玉延平日教的礼仪,连脖子都没有伸长一下。
“阿姊,说的什么?”
“她邀我元宵去看花灯。”唐枝说着,顿了一下,嘴角翘了起来,“怪浪费纸的,你等一下,我回信给她。”
唐叶:“……”
阿姊你要是觉得浪费纸,倒是别回信啊!
她要不幸地沦为俩人之间传递消息的工具了吗?
宋大郎和阿姊真会玩!
章节目录二人世界
宋玉延不能再将唐枝当成小丫头看待了,以前她们都还年幼,所以寻常老百姓并没有那么多需要避忌的。可今年,她这身体已经十七岁了,唐枝也十六岁了,即使邻居们不会当着她们的面说她们时常往来很不妥,可背后也总会嘀咕的。
所以宋玉延想出了给唐枝传信的办法来。
当然,这并非说她就不会光明正大地与唐枝往来了。传信有几点好处,一来减少了能让邻居们说是非的素材,二是信笺传递自古以来都是很好的交流渠道,而且文字有时候也能为双方往来增添一点趣味。
宋玉延展开明显被裁短了很多的纸条,上面是唐枝的回复:“为了写生?”
宋玉延提笔写道:“写生一年四季皆可,元宵佳节看花灯的机会却难得,自是为了看花灯。”
想了想,又写,“今年元宵佳节,二十一叔准备了吃食到灯市卖,我让笋儿跟饼儿去帮忙。”
意思是这次看花灯,就她们二人。唐枝看明白了,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她想直接应下,又觉得这样回答不妥当,于是她又问:“你不扎花灯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