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愿隨大將军復上郡
桥山。
赵少杰抵达漆垣匯合黄权之后,先计议了一番,而后分兵,他没有和黄权一起北上,而是折道向东,走洛水北上。
目前三辅的民力还以恢復为主,虽然可以用钱僱佣人为大军后勤提供支援,但水路耗费总归是小一点。
不几日功夫,赵少杰带著赵云、傅彤、胡遵等人抵达桥山。
在此地,赵少杰停留了一日。
这日清晨,赵少杰带著杨洪等人,前来祭拜。
杨洪升任左冯翊后,就接到了赵少杰命令,让他派人修缮黄帝陵不说,还要求派驻守卫,杨洪听命办事,如今黄帝陵已经稍微看得过眼,恰好杨洪又要督办后勤粮草,索性也从洛水那边赶了过来。
对於这位年纪轻轻天下闻名的大將军,杨洪可是倾慕的紧。
不过,他过来之后,没和赵少杰聊两句,就按照赵少杰的意思,写了一篇祭文。
晨光显现,赵少杰身著蜀锦华服,迈步登台,高声诵读:“维建安十六年,汉王大司马刘备麾下,科学大將军赵昊,敢昭告於轩辕黄帝之神曰:
臣等谨奉王命,仗节北征。旌旗所指,欲清寰宇,剑戟所向,在復旧疆。行至桥山,仰见松柏苍苍,趋步陵前,俯察气象巍巍。感怀圣德,涕泪沾裳,敢不以赤诚敬告於吾祖之前?
忆昔吾祖,肇启鸿蒙。戢乱世而伏蚩尤,抚万民以立中邦。造舟车而通八方,播百穀以富黎粮。服裳冕而兴礼乐,定甲子以正玄黄。开华夏之丕基,垂文明之典章。赫赫功业,昭如日月,荡荡恩泽,绵若江河。
今之中原,何其悲怠!奸雄窃命,社稷崩沦。豺狼塞道,白骨盈野。皇纲失统,夷狄窥边。上郡故土,久沦胡尘,姬汉旧民,频遭荼毒。臣等每思及此,五內如焚。
然吾祖英灵不泯,华夏血脉未绝!我主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仁德播於宇內。兴尧祖之宏图,承高祖之遗志。臣等虽才疏学浅,亦敢效命驱驰。提一旅之师,奋忠烈之气,誓欲廓清北塞,再整山河!今日过陵,非独致祭,实欲请命:
愿仗神威,助我锋鏑!使將士用命,旌旗耀武。驱胡虏於天下之外,復文明於朔方之野。拯生民於涂炭,安吾祖之梓桑。俾千秋俎豆,永享馨香,使万里河山,重归汉帜!
玄酒在觴,赤心在腔。神灵不昧,鉴此衷肠。呜呼哀哉!伏惟尚饗!”
念完之后,赵少杰把祭文投入鼎中,看著青烟裊裊升起,而后起身,看向眾人,慨然说道:“今復上郡,王命也!今復上郡,天命也!今復上郡,先祖所乐见也!”
“诸君,死在疆场,亦有何恨?“
赵云等人高声喝道:“愿隨大將军復上郡!”
“愿隨將军復上郡!”
“愿隨將军復上郡!”
===
赵少杰看士气高昂,满意地点点头,目光看向旁边杨洪,笑道:“请君刻文立碑,奉在殿中,使万世之后,也有人知道我等功绩!”
杨洪看著赵少杰,激动得人都在颤抖,跟著赵少杰打仗,先不论胜利与否,这气氛就搞得很令醉,他现在都想隨军北上了,高声道:“喏!”
祭拜仪式结束,赵少杰回到军营,杨洪自然也跟了进来。
做为一名捨身忘家而奉公的忠贞良臣,杨洪对赵少杰已然有五体投地的趋势,半个屁股坐在小马扎上,看著赵少杰,满目崇敬地说道:“大將军前屡次抨击世家,实在令人敬佩,然天下世家仍是多数,万望大將军小心左右,不为小人所刺!“
赵少杰愣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杨洪居然担心他被人行刺,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歷史上还记载,刘备在蜀中遇到刺客,顿了顿,说道:“多谢季休忠告,我知道了。”
不过这种情况,他也不担心,因为他不太看重那些他不知道的人,他知道的人,大体性格根据歷史的形象,也能判断一二。
想行刺他,还要看看能不能近身,毕竟他的地位,可不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的。
杨洪微微一笑:“以大將军英锐之气,只怕贼子进去近前也只敢俯首。”
赵少杰哈哈大笑。
杨洪顿了顿,又道:“如今三辅未安,大將军就熬收復上郡,只是不知道,上郡收復之后,如何治理?”
“高奴以南先军管,高奴以北,定牧,游牧!”赵少杰说著,又道:“將来终究是要统御塞外,可在高奴以北,试行轮牧、定牧制度,若可行,草原不为祸患也!”赵少杰说道。
杨洪想了想,也没想到好主意,也发表不了意见,因为他是蜀中人,要不是刘备,一辈子都不可能到三辅做官,甚至是九卿级別的左冯翊,沉声道:“祝大將军马到功成!”
赵少杰中也不確定,但嘴上笑道:“这是然。”
几日后,赵少杰带领大军,抵达洛水,沿著洛水开始北上。
与此同时,上郡地方也开始了动员,驻留在这里的不是匈奴,就是迁徙过来的羌人,北方还有乌桓,鲜卑,不过目前,还遇不到乌桓、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