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刘备,我是穿越者 > 第233章 兄长为何如此逼迫(第4页)

第233章 兄长为何如此逼迫(第4页)

“我和王君、张君在长安苦苦支撑,想要为我蜀人子弟爭取一二机会,你们却推三阻四,这样长此以往,中枢无我蜀人,你们乐见吗?”

“赵少杰、诸葛孔明心思其大,对天下瞭若指掌,你们以为你们藏得住人口?”

“现在益州被大王全面包围,此前释民令,因为战事而耽搁施行,现在至少三年,大王都不会对外大举用兵,你们以为到时候,你们可以抵抗?”

眾人闻言,脸色纷纷僵住,左右看看,都显得有些惊恐。

如果刘备不大举对外用兵,那就可以从容整顿地方,他们哪怕造反,也没有机会。

而且他们也没有胆量造反,自从刘备打贏了乌林之战,一路所战,都是胜利。

各种天命传言,祥瑞发生,让他们也恐惧对抗刘备。

刘备在不少人心目中,已然有天命加身。

一名身著蜀锦的老者,看了一眼张松,迟疑开口:“可各家此前也放了不少民户,如今再放,家里田產,只怕经营不过来!”

张松看了那人一眼,淡淡道:“公家中田產,都是自己的?”

老者脸色一僵,有些田地是他趁著乱世占据的,有些是百姓自己依附他送来的,甚至家中一半都是如此。

张松见老者不说话,又沉声说道:“大將军已经说了,天下之所以有乱,就是豪族占领了太多土地,而贫民无立锥之地,如果各位依旧把持这些本不属於自己的田產民户不鬆手,那大王就要回復前汉的陵邑制度。”

“大王到长安,深感前汉帝陵无人侍奉而伤感!”

此话一出,眾人的脸色一片冰冷。

陵邑制度,多么遥远的制度,但还是勾起了他们的恐惧心理。

陵邑制度就是把各地的豪族迁徙到帝王的陵墓附近,设置城池居住,而他们原来留在老家的土地,就会被官府重新分派给其他没有土地的百姓。

眾人惊骇的同时,也感到佩服。

光武帝就没敢恢復这项制度,一来阻力太大,二来光武帝乃儒家子弟,比较反感这项制度。

但指望一个边地游侠刘备和光武帝一样,听几句儒家劝告,就打消这个念头,也不太可能。

而现在主政的人,赵少杰、诸葛孔明,似乎对儒家的態度都比较一般。

“子乔这次回来,想要分出民户多少?”又一名衣著华贵的中年人问道。

张松看了此人一眼,道:“君不是明知故问吗?”

一人失声道:“真要十万户?”

“是啊,一户哪怕两三人,也要二三十万人!”又一人说道。

张松点头道:“如今荆州分荆州、郢州,各有二十万户,我益州富庶不比当年荆州差,甚至更过之,十万户,並不算多!”

“今日我自请益州分户迁徙关中,如果诸君不愿意,那明日就是大將军亲自过来主持此事,以大將军之武略,你们谁敢造次?”

提起赵少杰,眾人再次不知如何开口。

在他们看来,刘备之所以能有今天,赵少杰居功至伟,其战必胜、攻必克,所向无敌,几乎令人丧胆。

“子乔啊,可否少一些,虽然曲辕犁,堆肥,铁质农具等等器械的推广,让我等可以少量人口耕种更多土地,但放弃民户之后,我等、我等——”一名华服老者还想要说。

张松直接打断:“你等如何?少了这些人,你等以后造反没人了是不是?”

老者嚇得一个激灵,赶紧摇头道:“我怎会有此想法?”

张松冷笑一声:“豪族以家族部曲而乱天下,自以为各方需要拉拢,而不尊中枢权威,这等局面,绝不是大王所乐见,也不是大將军所乐见!”

“我之所以提议,不是因为我想用乡人的財资为自己铺路,而是大王治下,荆州、郢州已经整肃,交州,寧州贫瘠,若无中枢强兵,反而要没於蛮夷,两地豪族也必然尊崇中枢命令,只有我益州,如今仍在顽抗,与其让大王整肃,还不如我等自己主动分出民户!”

“两者之间的区別,诸位也不是蠢笨之人,应该可以想明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