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63章 官场的学问是时候去见妙音儿了(第4页)

第163章 官场的学问是时候去见妙音儿了(第4页)

“这就是那封信。”

杜如晦仔细打量着手中的信封,信封上没有任何字迹与图案,将信封打开,取出信纸,便见信纸上只有刘树义所说的那几句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写信之人很谨慎,没有留下任何能找到他的线索……”

“还有这字迹……”

只见信纸上的字,歪七扭八,很是丑陋。

看的杜如晦眉头紧紧皱着,似乎在想,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字?

刘树义笑道:“这必然不是写信之人的字迹,要么是找不会写字的人模仿代笔,要么是用了不常用的另一只手书写,总之从字迹,也没法找到他。”

杜如晦摇了摇头,将信还给了刘树义,感慨道:“真不愧是妙音儿、赵成易的同伙,一个个的,皆十分狡诈。”

刘树义深以为然的点着头。

他继续道:“任兴说,他看到信的内容后,心里十分慌乱,他不知道信是谁写的,也无法确定写信之人对他的态度是善是恶。”

“毕竟知晓他在饷银案里秘密的人,大概率就是吴辰阳等人,而吴辰阳等人这些年一直借饷银案威胁他,吸他的血,对他完全谈不上善意……故此他对吴辰阳等人完全没有信任,他更觉得,若真的有暴露的风险,吴辰阳等人对他,恐怕不是会善意的提醒他赶紧逃,而是设计对他杀人灭口,让他无法出卖他们。”

“因此,任兴决定谨慎行事。”

“他按照信里的话,让马夫将马车赶出长安,从而让写信之人觉得他们的目的得逞,同时让马夫将马车赶到翠华山后,就把马车推下悬崖,从而惊动官府,让我们也错认为他离开了长安。”

“这样的话,对他可能有危险的两方人马,就都会认为他离开了长安,而他则悄悄地躲在长安城内的安全之地,稳坐钓鱼台,冷眼去看这一场大戏。”

听着刘树义的讲述,饶是杜如晦,都忍不住说道:“这任兴,还真有些急智。”

刘树义赞同的点头:“若非崔麟动用崔家的势力,正好有人在客栈前见到了任兴,那任兴的计划,可能就真的成功了。”

“到那时,我们所有人都被他所骗,所有的力量都在长安城外搜寻,再想找到他,可能真就要猴年马月了。”

杜如晦却是道:“这世上没有如果,此案你能如此顺利的告破,与你过去的选择和积累有关,若你过去没有招揽崔麟,没有让他心服口服的跟随你,那便也不会有昨日的事。”

“而你选择崔麟,是你的识人之能,所谓前日因,今日果,正是你之前的正确决断,才有了今日的收获。”

“现在看来,你能破案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过去的积累,任兴输的不冤,吴辰阳、温君等人都输的不冤!”

刘树义被杜如晦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谦逊道:“杜公谬赞了。”

杜如晦笑着摇了摇头:“都是一家人,和我就别谦虚了。”

一家人?

刘树义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杜英那张漂亮的脸蛋,笑着点了点头。

确实是一家人,一不小心,原本抱的大腿就成为了岳父,还真是世事难料。

杜如晦又想起了一件事,道:“给任兴写信的人,必然是赵成易势力的成员,那他都能及时给任兴写信了,会不会……”

他看向刘树义,道:“也通知了温君?”

刘树义挑起车帘,看向外面热闹的街道,轻声道:“温君大概率……是逃掉了。”

杜如晦眸光一凝,果然……刘树义与自己的判断一致。

温君远在华州,不在长安,距离是其最大的优势,再加上温君得到的消息更早,只要温君足够果断,等刘树义的人抵达华州时,足以人去楼空,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温君是一个果断机智之人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能坐到户部尚书的位子,能骗过所有人主导饷银案,他怎么可能不果断不机智?

或许温君的告老还乡,本就是他想到了秘密可能会暴露的那一天,提前为之做的准备。

杜如晦道:“程将军看来是要白跑一趟了。”

刘树义颔首,他早已判断出程咬金此行的结果,但他不能阻止程咬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