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义笑道:“下官确实很好奇,会是哪个聪明的官员,想要人造祥瑞。”
“那成,等我回去后,我问问当地的工匠。”
“多谢王侍郎。”
“小事罢了。”王昆摆了摆手,继续道:“知道了石碑来自鲁郡一带,寻找雕琢石碑的人,也就有了方向。”
“毕竟鲁郡太守既然选择通过石碑来呈现祥瑞,那就必然是确定有人能帮他把石碑雕琢出来,祥瑞之事不是小事,他定然不会相信外人,因此帮他的工匠,很可能就是鲁郡本地的工匠,或者鲁郡出身,与鲁郡太守有交情。”
“所以本官一边询问那些工匠,当地是否有十分出名的匠人,一边查询前隋留下的残破工部名录,看看是否有出身鲁郡的人,结果……”
王昆看向刘树义:“还真被我找到一人!”
关键的地方到了,这一刻,连刘树义都下意识屏住呼吸,问道:“是谁?”
王昆没有吊胃口,直接道:“出身鲁郡,后进入工部的匠人岳磊。”
“岳磊?”刘树义完全没听过这个人。
杜构和杜英也一脸陌生。
王昆道:“岳磊是当地有名的匠人,鲁郡很多贵族家宅,都由他亲自参与建设,后来隋文帝登基,广招人才,岳磊就被当地官府推荐到了工部。”
刘树义想了想,问道:“推荐他的人,就是那个鲁郡太守吗?”
“不知道。”
王昆摇头:“那个时候隋文帝也才刚登基,隋炀帝时期的鲁郡太守,肯定不是隋文帝时期的鲁郡太守,但我们能够查到的信息,只有岳磊被官府推荐,并未言及他具体被谁推荐……若是隋炀帝时期的鲁郡太守,当年也在鲁郡做小官,那确实也有可能。”
“不过这事已经无法调查,我也不敢确定。”
刘树义点了点头。
他说道:“这个岳磊……还活着吗?”
隋文帝时期进入的工部,那时年龄少说也得二十多岁了,到现在,时间间隔快五十年了。
也就是说,这个叫岳磊的工匠,现在至少七十岁。
这在寿命皆短的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更别说还经历过隋末的混乱时期,刘树义很是担心他是否还活着。
好在,王昆点了头:“活着。”
刘树义双眼顿时一亮:“他在哪?”
“就在长安城。”
王昆说道:“岳磊在工部做事,一直到隋炀帝迁都洛阳,他因已然在长安成家,不愿跟着去洛阳,便离开了工部,留在长安。”
“后来大唐建立,工部广招工匠,按理说以岳磊的本事,定然能进入工部的,但他那时已经年近五旬,身体精力大不如从前,再加上故意藏拙,也就没有进入工部,成为了漏网之鱼……否则我早就找到他了。”
刘树义并不在意岳磊是否藏拙,他只关心岳磊是否活着,是否需要自己耗费大量时间寻找,此刻得知岳磊活着,而且就在长安城,对他来说便已然是最好的消息。
他直接起身:“带我去找岳磊。”
…………
三刻钟后。
长安城南,昌乐坊。
刘树义等人停在了一座十分普通的宅院前。
宅院位置偏僻,面积不大,看样子也就是最普通的一进出院落。
但墙壁干净平整,院门也十分立整,给人一种虽普通,却并不颓败的感觉。
“就是这里了。”王昆向刘树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