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第390章 铁壁入徐贾诩安民(第1页)

第390章 铁壁入徐贾诩安民(第1页)

五月初,徐州,彭城。城门大开,迎接新主。以陶谦为首的徐州官吏,以及数千名徐州兵将,早已在城门内列队等候。他们伸长了脖子,神情复杂地望向城外那条官道。来了。地平线的尽头,先是出现了一面迎风招展的“刘”字大纛。紧接着,一片沉默的黑色铁流,缓缓涌现。“踏、踏、踏……”没有喧哗,没有号令。六万大军,身着统一的锁鳞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刃,排成一个个严整的方阵,默然前行。前来迎接的徐州兵将们,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们许多人身上连像样的皮甲都没有,队列也站得松松垮垮,与眼前这支铁军相比,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就是横扫了北方的刘景大军吗?一些百姓躲在街角,偷偷探出头来。他们看到的不是凶神恶煞的匪兵,而是一支纪律严明到令人畏惧的军队。那股铁一般的秩序感,反而让他们原本悬着的心,莫名地安定了下来。大军在城外十里处停下,开始安营扎寨,全程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只有高顺与贾诩,带着一千陷阵营亲卫,策马入城。陶谦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双手捧着那方代表徐州权力的州牧印,递到了高顺面前。“高将军,徐州……以后就拜托了。”他的声音苍老而疲惫,交出印信的瞬间,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高顺面无表情,稳稳地接过了官印。他没有说一句客套话,只是对着陶谦微微点头。“陶公可安心颐养天年。”随后,他转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站着的数十名徐州将校。那些将领,无不心头一凛,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新主人的第一把火,会烧向谁?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高顺的声音响起,冷硬如铁。“自今日起,徐州所有兵马,尽归我帐下节制。”“我不管你们之前是何职位,立过何等功劳。”“从现在开始,一切凭能力说话。”“有能者上,无能者下。”他顿了顿,伸手一指队列中一名不起眼的屯将。“你,出列。”那名屯将一愣,惶恐地走了出来。高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之前负责何处防务?”那屯将躬身答道:“末将吕虔,之前负责下邳粮草押运。”高顺点了点头。“我看过你的防务图,粮道规划井井有条,是个有心人。”“即日起,你升任裨将军,负责整编徐州东部的丹阳兵。”陈登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周围的将领们也是一片哗然。一句话,就让一个屯将连升数级?高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继续说道:“其余人等,官职暂且不变,明日开始,随我到城外大营,进行为期半月的整训。”“届时,我会根据你们的表现,重新定夺各位的职位。”“谁若不服,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但若阳奉阴违,暗中作梗……”高顺的手,缓缓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眼神冰冷。“我手中的剑,也未尝不利!”一股森然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大堂。所有将领噤若寒蝉,再无半点侥幸心理。其中,一名身材魁梧,面相凶悍的将领,眼中却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他叫臧霸,是泰山一带的豪杰,被陶谦招揽,心中一直颇为自负。看着高顺这雷厉风行的手段,他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生出一股热血。臧霸心中暗道。“跟着陶公这样守户之犬,一辈子也无出头之日。如今这高将军,才是值得追随的雄主!”他暗暗握紧了拳头。就在高顺用铁腕震慑军心之时,另一边的偏厅里,贾诩也开始了行动。他召见了徐州各郡县的官吏,以及当地有头有脸的士族豪强。这些人,才是徐州真正的地头蛇。偏厅之内,气氛压抑。众人坐立不安,交头接耳,猜测着这位新来的别驾,会如何敲诈勒索他们。贾诩缓步走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诸位,不必拘谨。”他坐于主位,也不说话,只是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品着。下面的众人被他晾着,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如坐针毡。过了许久,贾诩才放下茶杯,环视一周,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想必都在猜测,贾某奉大将军之命而来,所为何事?”众人纷纷抬起头。贾诩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诩此来,只为三件事。”他收起两根手指,只留下一根,语气陡然变得郑重。“公平!”众人一愣。,!贾诩又伸出一根手指。“公平!”最后,他三指并立,一字一顿地说道:“还是他娘的公平!”“轰!”一句话,让整个偏厅炸开了锅。这……这是朝廷命官该说的话?太粗鄙了!但也太直接了!贾诩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大将军治下,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一体纳税。”“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贩夫走卒,名下有田,就得交税,天经地义。”“当然,大将军也说了,徐州情况特殊,会因地制宜。”“诸位合法的田产、商铺,我们不仅不会动,还会派兵保护。”“但……”贾诩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若是有人想钻空子,隐瞒田亩,偷税漏税……”“那便是与大将军为敌,与我大将军刘景麾下百万大军为敌。”“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说完,他便起身离去,留下满堂目瞪口呆的士族豪强。阳谋!这是赤裸裸的阳谋!他们根本无法反对,谁敢公开站出来说“我就不想公平”?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徐州都高速运转起来。城外,高顺以一万陷阵营为骨干,将十万徐州降兵打散重编。训练极其严苛,每日都有人因跟不上操练而被淘汰,遣散回家。仅仅十五天,一支由六万刘景嫡系精锐和六万徐州地方兵精锐组成的,总计十二万人的徐州兵团,便已初具雏形。城内,贾诩则成立了清吏司和度支司,开始对徐州全境的土地和人口进行重新丈量和登记。他手段灵活,既拉拢陈登这等本地大族予以优待,又毫不留情地拿几个负隅顽抗的小豪强开刀抄家。一时间,徐州上下,风气为之一清。整个权力交接的过程,顺滑得不可思议,未流一滴血,未起一丝波澜。高顺的铁腕与贾诩的智谋,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将徐州这块四战之地,牢牢地攥在了刘景的手中。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兖州,鄄城。曹操的帅帐内,一骑快马飞驰而至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报!”“主公!十万火急!”“刘景麾下大将高顺、贾诩,已于半月前兵不血刃,尽得徐州之地!”“啪!”曹操手中正在拿着碗吃着饭,将碗扣在了桌子上面。几乎是同一时间。淮南,寿春。袁术的宫殿里,一名信使也慌张地跪倒在地。“启禀主公,徐州……徐州没了!”“刘景只派了高顺和贾诩,就……就把整个徐州给拿下了!”两份一模一样的竹简军报,静静地躺在了曹操和袁术的案头。上面清晰地写着:“高顺入彭城,整编降卒,合军十二万,兵锋正盛。”“贾诩安吏民,清查田亩,徐州府库充盈,民心已附。”:()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