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所言,皆非虚妄;凡有所听,俱是归途。
小沙弥捧册入殿,长老接过,双手微颤:“原来如此……听语井从未连接阴间,它连的是人心之间的缝隙。当一人愿意说出真相,另一人愿意静静听完??那一刻,生死界限便薄如蝉翼。”
话毕,整片桃林同时开花,非粉非白,而是纯粹金光,宛如星河倾泻。花瓣纷飞之际,空中浮现万千人影,皆是历代投入井火者:战死者、早夭者、离散者、孤独终老者……他们或挥手,或微笑,或合掌致意,而后逐一消散,唯余一句句低语回荡林间:
“谢谢你记得我。”
“我不怨你了。”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
“我也爱你。”
而在地核深处的“初井遗址”,那口古井仍在燃烧。焦黑紫竹笔静静插在井沿,残破袈裟随风轻摆。那道背影始终未转,仿佛亘古伫立于此。然而某日,一名年轻修士意外闯入此地??他是考古队成员,奉命探测异常能量源,却在塌陷的地脉裂缝中跌入这片秘境。
他惊骇四顾,目光落在井边身影上,脱口而出:“前辈?您还活着吗?”
那人未答,唯有井火轻轻一跳。
修士鼓起勇气走近,发现地上刻着一行小字,已被岁月磨蚀大半,依稀可辨:
>“若有人至此,请问她一句:你后悔吗?”
他怔住。这是谁?为何要问这个问题?他又想起临行前导师所说:“千年前有位师太,名叫小满,为建听语井耗尽魂魄,死后传说其执念不散……难道就是这里?”
他深吸一口气,面向那背影,郑重跪下,朗声道:“师太小满,若您尚存一丝灵识,请听我一问??您后悔吗?为世人燃尽自己,值得吗?”
话音落下,整个空间骤然寂静。连火焰都不再跳动。
许久,井火才缓缓升起一缕青烟,凝聚成少女面容??正是当年的小满,眉清目秀,眼神清澈如泉。她望着修士,轻轻一笑:
>“我不后悔。
>只是遗憾,没能多抱一抱那些哭着说话的人。”
说完,烟散火熄,再燃起时,火焰颜色竟由橙红转为淡金,温暖而不灼人。
修士泪流满面,伏地叩首三拜,起身时手中莫名多了一枚桃核,漆黑如墨,却内藏星光点点。他不知其来历,却本能将其贴身收好,默默发誓:此生必种下此树,建一口井,哪怕无人相信奇迹。
当他重返地面,世界已然不同。听语井已遍布全球,甚至延伸至太空殖民地。火星基地的战士们在红色荒漠中垒起石井,每日轮值守夜,只为对地球上的亲人说一句“我还活着”;木卫二冰湖站的研究员则将脑波数据导入量子模拟器,生成可视化的“心声影像”,投射于井火之上,让失语多年的患者也能被听见。
更有甚者,某些井火开始显现预兆??有人投入忏悔之语后,次日仇家竟主动登门和解;有夫妻多年冷战,因一方偷偷写下“我其实每天都在想你”而重归于好;一座监狱里,死刑犯临刑前对着井火喃喃道歉,受害者家属竟在千里之外梦中听见,醒来后流泪焚香,说:“我原谅你了。”
科学家终于承认:这不是心理作用,也不是集体幻觉。这是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存在??**情感共振场**。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信念下倾诉与倾听,现实本身会被轻微扭曲,产生“共感现实”。
联合国为此成立“心灵对话署”,倡导全球共建“和平之井”。战争频发地区率先响应,昔日战场废墟上,人们携手种下桃树,不分国籍、种族、信仰,只为让逝者安息,生者释怀。
而东海渔村,那位接任村长的白发婆婆某夜梦见小女孩时期的自己,牵着奶奶的手走在桃林间。祖母指着第八井说:“你看,火一直在烧,是因为有人一直在说。只要还有话想讲,这井就不会灭。”
醒来后,她召集全村孩童,教他们写信给已故亲人。有的孩子父母双亡,有的从未见过祖辈,但他们依然认真写下:
>“爷爷,我考了第一名。”
>“外婆,今天我学会了煮粥,没烧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