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就没机会见着刘芳表弟两口子,早上刚从供销社回到家,就遇上请假匆匆跑回来的林国东。
二叔托人带消息到厂里,说奶奶最近吃不进去饭,想大孙女林晓想的。
所以林国东急忙找单位开好介绍信,又往林晓兜里塞二十元钱,就把人打包送上了去往隔壁连江县的长途汽车。
“你替爸好好尽孝。”
“趁还没正式上班多玩几天再回,生活费也得给你二婶。”
“你再问问你奶意思,上不上咱家来住?按理说今年该跟着咱家住了。”
“路过供销社别忘给小云兄弟俩买点糖。”
林国东终于交代完所有话,冲林晓摆摆手,毫不留恋地骑上自行车就走。
林晓抱着两大包东西,缩在长途汽车最后一排开始努力回忆奶奶和二叔一家。
奶奶吴秀珍是个性格温柔的老太太,年轻时是个绣娘,就靠一手绣活养大了两个儿子。
二叔林新华在连江县机械厂上班,二婶曾玉兰是菜站售货员。
两个表弟林云十二岁,林建党十岁,上次见还是二叔来接奶奶去他家生活那回。
那俩调皮小子刚来就掰断了水房的水龙头,被林新华好一顿打,离开时眼泪鼻涕都没干。
一晃都快七年没见了……
按理来说奶奶是每家住三年,可二叔二婶看林国东一个人忙活父女倆都不成,后来根本就没提送老娘来清源县的事。
原身记忆里,二叔二婶一家子都是好人。
“没买票的买票啦!去连江县的八毛,去……”
随着售票员的高声吆喝,车子冒着突突黑气启动,林晓被柴油烟呛得连连咳嗽,再也无暇回忆下去。
一路上……她都在咳。
其实连江县距离清源县并不远,几十里路程颠簸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到。
连江县因县城建在一条江两岸而得名。
高耸的水塔和粗大的机械厂烟囱是这里的地标建筑,空气中弥漫着股子淡淡的机油味。
终点站就在机械厂生活区里,还没下车林晓就听见厂区喇叭正在播放歌曲。
此时正值下班时间,自行车的铃铛声不时从林晓身边擦过,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欢呼着跑来跑去。
机械厂的规模完全不是食品厂所能比。
林晓拿着林国东写的具体地址问了好几个人,才终于找到二叔家所在的单元。
叩叩叩——
四层筒子楼,每层二十扇门相对,居住密度比林晓他们家也高了不知多少。
林晓敲响房门。
二叔家门口的蜂窝煤灶上已经有玉米香飘出,看着像是在煮玉米稀粥。
“谁啊。”
话音落的下一秒门就被拉开,二婶曾玉兰两手面粉的出现在林晓面前。
“晓晓来了!”曾玉兰又惊又喜,脸上现出明晃晃的笑意:“快进来,你二叔前几天还念叨你呢!”
“二婶。”
林晓刚喊人,曾玉兰已经一把将她拉进了屋,转身又朝屋里喊:“老林快来,是晓晓来家了!”
二叔林新华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小时候跟着村里私塾先生读过几年书,后来凭借自己能力考过了机械厂扩招成为学徒工。
之后参加工人业余大学接触到机械知识,才十几年时间就已经是机械厂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