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神也太好了!”
不是刘学军眼神真有多好,而是这一条街上都是卖辣椒的。
七月是安川省第一波辣椒的丰收季节,整片土地空气里都似乎弥漫着股热辣,辣椒几乎是每家餐桌上的必须品。
“同志,辣椒怎么卖?”
林晓目光顺着扁担扫过去,高兴得差点没惊呼出声来,如此多辣椒品种很快就能填满冷柜个一格子。
一样不需要买多少,重要的是品种多就行。
正在用小剪子修建头发丝的方脸女同志抬起头,很热情地伸出一根手指:“一毛一斤,自家自留地种的辣椒,保准各个都水灵。”
年轻女同志卖的是二荆条,确实如她所说那般个头均匀,有红有绿混合在一起,霎是好看。
“来一斤。”
比起边上一毛二的喊价,女同志的辣椒无论从价格还是品质都算得上实诚,所以很干脆要了一斤。
称好倒入菜篮子,林晓摸出一毛钱递过去。
女同志伸手来接的同时,林晓忽然凑了过去,压低声音:“花椒怎么卖?”
就在刚才女同志往篮子里倒辣椒的时候,忽然飘过来股子淡淡花椒味,应该是磨花椒时沾上的味道。
女同志一惊,下意识就要反驳。
新鲜花椒可以买卖,但花椒不是重点保障商品,供销社里经常缺货。
这也导致不少大队规定只能集中采摘花椒再卖给供销社创收,不准队员们私自进山采摘。
所以花椒明面上可以买卖,但却没有人敢卖。
女同志的表情足以说明是私自进山采摘了花椒,之所以带进县城,估摸着是准备给某个亲戚送去。
“同志放心,我没有其他意思。”林晓连忙微笑着摆摆手,又把许小梅拢到身前:“我就是想买点花椒回去给我妹妹做酥肉。”
安川省有道出名的炸酥肉里会用到花椒粉,安川人应该没人不知道。
“你要多少?”女同志眼睛里的警戒依然没有完全消除。
“要一点就行,花椒和花椒面都要点。”林晓比划了个指节,表示真的只要一点点。
女同志表情缓缓放松下来。
就怕林晓提出半斤一斤的,就算她有那么多也不敢卖,投机倒把的事可不敢干。
“同志你也知道……我只换不卖。”
“成!你要换什么?”
“我大嫂刚生了娃还在做月子……要不咱们去对面说。”女同志说了两句就发现隔壁大娘频频朝她们看来,立即将声音压得更低,改为举起四根手指:“四个鸡蛋”
“有多少?”
四个鸡蛋能换多少花椒,林晓没看到具体数量时怎么可能轻易答应。
女同志坐回扁担前,低头在地上布袋子里摸索了会儿,纸包漏出半个角来。
“一包二两左右,两包换四个。”
“成!。”
林晓把篮子交给许小梅和刘学军,小跑着回家去拿了四个鸡蛋。
两包花椒顺着多送的一把辣椒落入菜篮子,林晓和女同志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双方对此次以物换物都很满意。
一路上林晓秉持着品种多数量少的原则,逛到街尾才心满意足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