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峋除了提点了姜宋两家人来京城,暗中命人保护姜存简的安全外,便没有再过多地插手他们家的事。
也没怎么管姜存简读书的事。
毕竟不管其能否中举,都不会影响他娶槛儿。
提点他们来京是不想槛儿与其分隔两地,也是方便销槛儿的奴籍放她归家。
姜存简这个“神童”表哥能走到哪一步,决定了他可能为槛儿助多大的力。
却不是骆峋能否迎娶槛儿的必要条件。
所以他对姜存简出於一国储君的立场,对其寄予厚望的同时,倒也不强求他此次必须考出什么好成绩。
按两年差来算。
姜存简此次乡试比二號庆昭帝那一世的名次,略逊几筹也无可厚非。
然却是没料到,他拿了解元。
骆峋对此很是欣慰。
而十五岁的姜解元,更是就此名声大噪。
神童之名迅速传开且不提,他的墨卷还被迅速刊印,成为了畅销读物,为读书人之间爭相传阅、学习模仿。
朝廷之中已有几方势力有意拉拢他,想要收他为学生的京中大儒更是不少。
元隆帝甚至下旨召见了这位本朝有史以来的小解元,姜家也因此变得门庭若市。
可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隨著姜存简引起的轰动,他以前考试遇上的倒霉事,以及姜宋两家人的相关情况也都被扯到了明面上来。
而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
姜解元的表妹曾在宫里做过几年太子的贴身大宫女,且颇受太子看重一事。
也为人所知。
於是很快,姜存简的成绩惨遭质疑。
说什么的都有。
总结起来就是他这个解元有猫腻,很大可能是太子暗地里动了什么手脚。
可惜,这个局面太子早有预料。
於是距乡试发榜刚好过了一个月,十月二十五,姜存简接受了御前亲试。
隔天,姜解元得以正名。
这场根本算不上科场舞弊的“舞弊案”,就这么被姜解元的才学化解了。
然而有关槛儿的事情,却並没有就此结束。
因为当初买她回去给他们家傻儿子做童养媳的那个董家,也在京城。
当年从宋勤仁两口子手里把槛儿买回去的董家妇陈月娥,从別人口中听说了槛儿是神童姜解元的表妹。
便动起了歪主意。
想著槛儿当年虽是她丟手不管的,可到底是她了整整二两银子买来的不是?
那就得生是她家的人,死是她家的鬼!
她就得把这门亲给攀上了!
然而陈月娥又哪知道,早在他们一家刚来京城时太子的人就盯上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