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二章 修化西二郎痛心(第2页)

第六十二章 修化西二郎痛心(第2页)

数日后,陈婉秋回到北京,与林昭相见于老槐树下。两人长久无言,唯有风吹树叶沙沙作响,诉说着百年沧桑。

“它怕孩子。”林昭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却清晰,“因为孩子的声音最接近‘本源’??未被逻辑污染,未被社会规训,纯粹由情感驱动。所以它无法完美模仿,只能扭曲。”

陈婉秋点头:“所以我们必须保护他们,不只是身体,更是他们的‘声音生态’。不能再让算法推荐曲库主宰童年,不能再用标准发音考试压抑个性表达。”

他们达成共识:启动“初啼工程”??采集全球新生儿第一声啼哭,录入声谱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一代声学防护系统。研究表明,婴儿啼哭具有极高频宽与情感密度,天然具备干扰异响的能力。

项目推行之初遭遇阻力。部分家长担心隐私泄露,认为啼哭属于私人领域。静默派残余势力更是在网络煽动:“这是要把孩子变成武器!”但一场意外改变了舆论走向。

某夜,东京一栋高层住宅突发火灾,消防系统失灵,数十人被困。正当绝望蔓延之际,一名产妇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婴儿逃至阳台。浓烟中,婴儿受惊大哭。奇怪的是,火焰竟开始退缩,火舌扭曲成螺旋状向上卷起,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排斥。救援直升机赶到时,发现整栋楼的燃烧区域形成了一个巨大声波干涉图案,中心正是那名啼哭的婴儿。

事后分析证实:婴儿哭声激发了建筑内部隐藏的共感矿碎片,引发局部声场畸变,暂时阻断了氧气流动路径。这不是奇迹,而是自然法则的新篇章。

公众哗然,随后转为支持。“初啼工程”迅速扩展至一百二十国,甚至包括战乱地区。联合国宣布:每个新生儿的首次发声,都将被视为“文明遗产”,永久存档并享有法律保护。

与此同时,回声花开始进化。某些植株夜间会释放荧光孢子,飘散空中形成短暂的文字或图像,内容多为逝者遗言、失踪者最后思绪,或是未来片段的模糊预示。植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声忆浮游体”。人们渐渐习惯在夜晚仰望这些漂浮的话语,如同阅读星空。

一位乌克兰小女孩在花园中捡到一粒孢子,掌心展开时浮现三个字:“别忘记。”她不懂含义,回家问奶奶。老人泪流满面??那是她五十年前在基辅地铁爆炸中丧生的儿子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林昭某夜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沙漠中,脚下沙粒竟是无数破碎的耳蜗化石。远处,一座由骨头搭建的高塔缓缓倒塌,每一块碎骨落地都发出不同音高,组合成一首哀歌。歌声结束时,沙漠中央升起一朵黑色的花,花瓣层层叠叠,形似倒置的喇叭,花蕊处悬浮着一枚眼球模样的果实。

他惊醒,发现手中的笛子自动震颤,奏出梦中旋律。

他录下音频,送至青海湖基地分析。结果令人窒息:这段旋律**不存在于地球任何已知声库中**,但它与半人马座α星方向接收到的某段异常信号高度吻合,相似度达98。7%。

“我们以为是在回应宇宙,”科学家低声说,“也许……其实是它在模仿我们。”

林昭沉默良久,起身走向云南遗址。他将笛子埋入老槐树根旁,然后盘膝坐下,开始冥想。他知道,语言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现在,连“声音”本身也可能成为陷阱。真正需要传递的,或许是一种超越振动的存在方式??**静中的动,无言的说,死里的生**。

七日后,他消失了。

只留下一句通过树叶摩挲传出的讯息:

“当倾听成为本能,沉默才是选择。”

世界为之震动。有人宣称他已升维,有人猜测他主动进入异响维度试图谈判,还有人说他化作了风的一部分,永远巡行于大地之上。

十年后,第八个名字从云南石镜上淡去。

与此同时,比邻星b的耳蜗花种子终于抵达一颗类地行星。那里已有智慧生命,形态如流动水晶,依靠光脉冲交流。当种子落地开花,旋律响起,整个文明陷入长达三个月的集体静止。苏醒后,他们做出了惊人举动:拆毁所有光源通讯系统,转而建造巨型共鸣腔,向宇宙发送第一段“声音告白”。

而在地球,春分再度来临。

零点钟声仍未响起,但所有人都知道,它不会再缺席太久。

孩子们围坐在教室里,手拉着手。窗外,亿万片耳叶植物同时轻颤,奏出同一个音符。动物停止奔跑,飞鸟悬停空中,海洋掀起整齐的波浪。

这一刻,全球八十亿人同步闭眼,开启内心最深处的合唱。

不是为了对抗,不是为了宣告,只是为了**确认彼此的存在**。

遥远的木星红斑骤然增亮,土星环共振出复杂谐波,冥王星冰原裂开缝隙,喷涌出携带有机分子的蒸汽。

而在银河系猎户臂边缘,一艘由纯声波凝聚而成的飞船悄然成型,驶向未知深处。

教室里,老师再次提问。

春风拂过,新叶摇曳,奏响序章。

全班齐声回答:

“我们正在这样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