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回过头去——献给上海的诸友
回过头去,你将望见那些向来不曾留恋过的境地,那些以前曾匆匆的吞嚼过的美味,那些使你低徊不已的情怀,以及一切一切;回过头去,你便如立在名山之最高峰,将一段一段所经历的胜迹及来路都一一重新加以检点,温记;你将永忘不了那蜿蜒于山谷间的小径,衬托着夕阳而愈幽倩,你将永忘不了那满盈盈的绿水,望下去宛如一盆盛着绿藻金鱼的晶缸,你将忘不了那金黄色的寺观之屋顶,塔尖,它们耸峙于柔黄的日光中,隐若使你忆记那屋盖下面的伟大的种种名迹。尤其在异乡的客子,当着凄凄寒雨,敲窗若泣之际,或途中的游士,孤身寄迹于舟车,离愁填满胸怀而无可告诉之际,最会回过头去。
如今是轮到我回过头去的份儿了。
孤舟——舟是不小,比之于大洋,却是一叶之于大江而已——奔驰于印度洋上,有的是墨蓝的海水,海水,海水,还有那半重浊,半晴明的天空;船头上下的簸动着,便如那天空在动**;水与天接处的圆也有韵律的一上一下移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直是如此。没有片帆,没有一缕的轮烟,没有半节的地影,便连前几天在中国海常见的孤峙水中的小岛也没有。呵,我们是在大海洋中,是在大海洋的中央了。我开始对于海有些厌倦了,那海是如此单调的东西。我坐在甲板上,船栏外便是那墨蓝色的海水,海水,海水。勉强的闭了两眼,一张眼便又看见那墨蓝色的海水,海水,海水。我不愿看见,但它永远是送上眼来。到舱中躺下,舱洞外,又是那奔腾而过的墨蓝色的海水,海水,海水。闭了眼,没用!在上海,春夏之交,天天渴望着有一场舒适的午睡。工作日不敢睡;可爱的星期日要预备设法享用了它,不忍睡。
于是,终于不曾有过一次舒适的午睡。现在,在海上,在舟中,厌倦,无聊,无工作,要午睡多末久都不成问题,然而奇怪!闭了眼,没用!脸向内,向外,朝天花板,埋在枕下,都没用!我不能入睡。舱洞外的日光,映着海波而反照入天花板上,一摇一闪,宛如浓荫下树枝被风吹动时的日光。永久是那样的有韵律的一摇一闪。船是那样的簸动,床垫是如有人向上顶又往下拉似的起伏着;还是甲板上是最舒适的所在。不得已又上了甲板。甲板上有我的躺椅。我上去了见一个军官已占着它,说了声Pardon,他便立起来走开;让我坐下了。前面船栏外是那墨蓝色的海水,海水,海水,左右尽是些异邦之音,在高谈,在絮语,在调情,在取笑,面前,时时并肩走过几对的军官,又是有韵律似的一来一往的走过面前,好似肚内装了法条的小儿玩具,一点也不变动,一点也不肯改换它们的路径,方向,步法。这些机械的无聊的散步者,又使我生了如厌倦那深蓝色的海水,海水,海水似的厌倦。
一切是那样的无生趣,无变化。
往昔,我常以日子过得太快而暗自心惊,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如白鼠在笼中踏转轮似的那末快的飞过去。如今那下午,那黄昏,是如何的难消磨呀!铛铛铛,打了报时钟之后,等待第二次的报时钟的铛铛铛,是如何的悠久呀!如今是一时一刻的挨日子过,如今是强迫着过那有韵律的无变化的生活,强迫着见那一切无生趣无变动的人与物。
在这样的无聊赖中,能不回过头去望着过去么?
呵,呵,那末生动,那末有趣的过去。
长脸人的愈之面色焦黄,手指与唇边都因终日香烟不离而形成了洗涤不去的垢黄色,这曾使法租界的侦探误认他为烟犯而险遭拘捕,又加之以两劈疏朗朗的往下堕的胡子,益成了他的使人难忘的特征。我是最要和他打趣的。他那样的无抵抗的态度呀!
伯祥,圆脸而老成的军师,永远是我们的顾问;他那谈话与手势曾迷惑了我们的全体与无数的学生;只有我是常向他取笑的,往往的“伯翁这样”“伯翁那样”的说着,笑着;他总是淡然的说道:“伯翁就是那样好了。”只有圣陶和颉刚是常和他争论的,往往争论得面红耳热。
予同,我们同伴中的翩翩少年;春二三月,穿了那件湖色的纺绸长衫,头发新理过,又香又光亮,和风吹着他那件绸衫,风度是多末清俊呀!假如站在水涯,临流自照,能不顾影自怜!可惜闸北没有一条清莹的河流。
圣陶,另一个美秀的男性;那长到耳边的胡子如不剃去,却活是一个林长民——当然较他漂亮——剃了,却回复了他的少年,湖色的夹绸衫:漂亮——青缎马褂,必恭必敬的举止,唯唯呐呐若无成见的谦抑态度,每个人见了都要疑心他是一个“老学究”。谁也料不到他是意志极坚强的人。这使他老年了不少,这使他受了许多人的敬重。
东华,那瘦削的青年,是我们当中的最豪迈者。今天他穿着最漂亮的一身冬衣,明天却换了又旧又破的夹衣,冻得索索抖:无疑的,他的冬衣是进了质库。他常失踪了一二天,然后又埋了头坐在书桌上写译东西,连午饭也可以不吃,晚间可以写到明天三四点钟。他可以拿那样辛苦得来的金钱,一掷千金无悔。我们都没有他那样的勇气与无思虑。
调孚,他的矮身材,一见了便使人不会忘记。他向不放纵,酒也不喝,一放工便回家;他总是有条有理的工作着,也不诉苦也不夸扬。但有时,他也似乎很懒,有人拿东西请他填写,那是很重要的,他却一搁数月,直到了事变了三四次,他却始终未填!我猜想,他在家庭里是一个太好的父亲了。
石岑,我想到他的头上脸上的白斑点,不知现在已否退去或还在扩大它的领土。他第一次见人,永远是恳恳切切的,使人沉醉在他的无比的好意中。有时却也曾显出他的崭绝严厉的态度,我曾见他好几次吩咐门房说,有某人找他,只说他不在。他的谈话,是伯翁的对手。他曾将他的恋爱故事,由上海直说到镇江,由夜间十一时直说到第二天天色微明,这是一个不能忘记的一夜,圣陶,伯翁他们都感到深切的趣味。还有,他的耳朵会动,如猫狗兔似的,他曾因此引动了好几百个学生听讲的趣味。
还有,镇静而多计谋的雁冰,易羞善怒若小女子的仲云,他们可惜都在中国的中央,我们有半年以上不见了。
还有,声带尖锐的雪村老板,老于事故的乃乾,渴想**的锦晖,宣传人道主义的圣人傅彦长,还有许多许多——时刻在念的不能一一写出来的朋友们。
这些朋友一个个都若在我面前现出。
有人写信来问我说:“你们的生活是闭户著书,目不窥园呢,还是天天卡尔登,夜夜安乐宫呢?”很抱歉的,我那时没有回答他。
说到我们的生活,真是稳定而无奇趣,我们几乎是不住在上海似的,固然不能说我们目不窥园——因为涵芬楼前就有一个小园子,我们曾常常去散散步——然而天天卡尔登的福气,我们可真还不曾享着。在我们的群中,还算是我,是一个常常跑到街上的人,一个星期中,总有两三个黄昏是在外面消磨过的,但却不是在什么卡尔登,安乐宫。有什么好影片子,便和君箴同到附近影戏院中去看;偶然也一个人去;远处的电影院便很少能使我们光顾了——
“今天Apollo的片子不坏,圣陶,你去么?”
“不,今天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