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老李有个什么毛病吗?他对吃饭时间的要求特别严苛,几乎变态,晚一分钟都不行。每天晚上,我们家必须要在七点之前准时开饭,如果晚了,他就不高兴,有时还发脾气。在你们看来,这种男人,是不是该划为自私、挑剔、吹毛求疵的渣男?”
“怎么可能?姐夫对你多好啊!”
“不能理解吧?平时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一到吃饭这件事上就变得不可理喻,不就是开饭晚了十分钟吗,多大个事啊,还至于生气吗?但是,我能理解他。”
“老李出身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从小穷得吃不上饭。我们这种没挨过饿的人,真的无法体会那种见了食物就想往上冲的感受。后来也是因为太穷,养不起孩子,便送他去当兵。那个年代在部队吃饭真的要靠抢,动作稍慢就没了,吃不上活该,没人管,只能饿着。直到现在,他吃饭也是狼吞虎咽慢不下来。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对吃饭有阴影,所以才有执念。我理解了他的过去,才愿意原谅和接纳他的现在。”
“其实这也不算毛病,姐夫别的事上都对你特别好啊,连个碗都不舍得让你洗。”我感慨。
“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洗碗吗?小时候家里亲戚多,我爸是家中老大,家乡风俗又爱闹腾,每年大节小节、孩子生日、老人寿辰,七姑八姨拖家带口都来我家吃饭。那时没有饭店,来多少客人都得在家里招待。碗碟不够就去邻居家借,一张桌子坐不下就在院子里再搭两张。一顿饭吃完,杯盘狼藉堆成山,全是我负责洗。中午吃完就得赶紧收拾,因为晚饭还得继续用。晚饭用完更要抓紧洗完,因为还得给邻居还回去。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留下了心理阴影,特别痛恨洗碗。”
结婚以后,我很喜欢做饭,但坚决不洗碗。老李从一开始就承包了这项任务,要是赶上他出差,就让我直接把碗放在水池里,等他回来洗。后来有了洗碗机,他第一时间买回来,说以后要是他加班出差,就让洗碗机代替他。
“你看,如果只看某一点,我这种把碗扔在水槽里攒着,宁可等老公回家洗的女人,绝不是一个好妻子,而老李这种因为开饭晚了就生气的男人,也绝不是一个好丈夫。”
“但我们是爱人,是亲人,所以才更要体恤彼此偏执背后真实的原因,那是我们各自心里的阴影和痛处,婚姻哪有什么感同身受,越往后走,最难得的,是对彼此的慈悲。”
那一刻,我重新了解了冬姐夫妇。
也许所有婚姻,都像月亮的阴阳面,外人只看皎洁美满,而坑坑疤疤的那一面,留给各自接纳,各自消化。
冬姐说:“你家刘同学说想过节休息,也没什么错啊,难道还不许人家累吗?而且你一不高兴,人家马上同意去,但你又开始不满意态度。你们这些鸡汤作家,听多了什么不该把最差的一面留给最爱的人之类的话,其实,夫妻恰恰就是只能把最差一面暴露给彼此的人,因为没处躲。”
“你养个小猫小狗,心情好了逗一逗,心情不好就晾一边,但两口子都是人,天天都得面对。外面愿意哄你的人,也只是有心情的时候哄哄你,没心情的时候都躲得远远的,可只有夫妻,所有的苦和累,所有的烦和难,都要在你面前暴露,你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说他不够爱你。”
我承认冬姐说的是对的。
我去欧洲旅行十天,他在家天天带孩子,我回来之后,他又要紧锣密鼓地安排应酬,要赶在节前把人情往来打点完。
累吗?肯定累。
婚姻是一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亲密关系,其实是一个弹性空间,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不能只想看对方风光坚强,却不愿见他疲惫风霜。
再好的婚姻,也从无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这是生活的真相。
《论语·子张》有一句:“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用张爱玲的话说,也许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懂得你不为人知的伤口,懂得你无法言说的苦衷,懂得你脆弱背后的满目疮痍。
因为爱,一切才都值得被宽宥,一切才值得被谅解。
世事纷纭,情欲万丈,爱情越来越像快餐。
唯有一份真实的爱与宽容,才是我们行走红尘的铠甲,抚平内心酸涩,翻越岁月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