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瞠目结舌,支益生已经明白,张冲是张魁派遣入宫的。
张冲不再理论,对郑贵妃说:“我已经安排五百宿卫军守护丹室,保全圣上和贵妃的安全,待我父与齐王联手击败蜀王之后,再来向圣上禀报军情。”
郑贵妃焦急道:“中郎令连圣上的旨意都要违抗吗?”
“张真人就是得了圣上的御旨,”张冲回答,“下官不得不从。”
郑贵妃说:“我现在就去后室,亲领圣上的御旨。”
张冲被郑贵妃的气势压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本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将领,无法在瞬间判断局势。
郑贵妃正要走入小室,曹猛却跌跌撞撞地从丹室后跑出来,对着支益生大喊:“圣上没有呼吸了,脉象全无!”
支益生大惊,就要冲入小室。张冲抽刀把支益生拦住:“宫中禁令,圣上炼丹小室,除了曹公公和贵妃,任何人不得入内。”
支益生只能嘱咐曹猛:“立即让陛下再吞服一颗鹿矫……”
曹猛以为自己听错了,“支大人你说什么?”
“不要再拖延!”支益生大声呵斥。
曹猛无法可想,只能听从支益生。
支益生正要想办法说服张冲。突然洛阳城内,一阵梆子急响,城北火光冲天。
“张魁为什么要放火?”支益生一把拉住张冲的手臂,“你们到底有什么图谋?”
“张真人没有计划要放火,”张冲也慌乱起来,“一定是蜀王的细作在城内扰乱都城防卫。”
“完了,”支益生瞬间大汗淋漓,“洛阳起火,蜀王、齐王见到都城开始混乱,立刻就会攻打龙门关,局面不可收拾。”
支益生知道,自己和圣上之间的默契,被张魁扰乱了计划。支益生认为自己是理解圣上的苦衷的,也明白圣上的谋划。作为一个随时可能晏驾,太子又被刺杀的帝国最高统治者,圣上的日子很难捱。
蜀王多年来就有夺嫡的想法,张胡一直专擅朝政。飞星掠日,鬼治将至,圣上利用安插在张胡身边多年的周授,将张胡扳倒,又许诺了龙虎天师一统道家的条件,招揽了张魁,清除了滕步熊。并且扶持了周授和支益生自己。作为一个身体孱弱、多年无法亲政的皇帝来说,圣上已经不能做得更周全。
而这个决定还含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即圣上借此向天下表达,蜀王刺杀太子姬缶的嫌疑,将就此抹去。
除了圣上和支益生,其他人都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这一抉择。特别是龙虎天师张魁。五斗米道根基一向在汉中,可是蜀王多年来着力扶持五雷派等次等道家门派,导致五斗米道到了张魁这一代宗主,已经在蜀地无立锥之地,大批信徒迁徙到江南,多亏五斗米道的分支正一派顺势而起,才保留住天下第一大道家门派的地位。
而且天下道家门派已有传言,蜀王在青城山修建龙台,似乎要借助被封印的篯铿的力量。
这才是龙虎天师张魁最不能接受的关键所在。龙虎天师张道陵与篯铿之间的恩怨,纠缠着大景立国的渊源,篯铿就是张魁最大的心病。
支益生现在想明白了,他还是低估了张魁。龙虎天师张魁不仅要重新确立自己在道家的宗主威望,他还要扭转道家在大景天下的地位,把道家各门派重新推回到泰朝时期最鼎盛辉煌的地步!
支益生回忆起自己辞别师父郭通,准备从令丘山广明殿下山的时候,师父告诫他的那句话:“豺狼遍地。”
现在他终于完全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蜀王就要开始与齐王交战了,可是姬康并没有进入洛阳。在蜀王击败齐王之前,立姬康为储嗣,与蜀王击败齐王之后,以胜利者的身份进驻洛阳,再立姬康为太子,虽然目的是一样的,可是产生的后果天壤之别。
就在这片刻之间,支益生脑海里将形势飞快地整理一遍,也想出了补救的办法。主意已定,支益生向中郎令张冲说:“如中郎令所言,我留在丹室,保护圣上,你去城内扑火。”
张冲看到城中火起,已经焦躁不已,听了支益生所言,立即退出丹室。几百名宿卫军留在丹室外监视。
支益生和郑贵妃两人站立在丹室之中,曹猛又出来了,对支益生说:“我服侍圣上吞服了一枚鹿矫,圣上脉象恢复,精神好转。”
“圣上说了什么吗?”支益生问。
“圣上无法言语,似乎已经、已经哑了。”曹猛恐惧地说。
“鹿矫剧毒,”支益生说,“陛下中毒已深,只能靠凶猛的药力还阳,导致毒性在圣上体内更深了一层,把圣上的喉咙烧了。”
“支大人的意思是,”曹猛问,“圣上从此就不能说话了?”
支益生点头,“鹿矫服用之后,需要发散周身的热气。曹公公去准备水缸,注满水,将圣上放入水缸内,三日之内,不要惊动圣上。”
支益生看着郑贵妃,轻声说:“皇宫内有通向宫外的地道,贵妃知道吗?”
郑贵妃说:“从没有听说过。”
“贵妃不知道,滕步熊一定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