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空气锤精准落下,力道沉稳,节奏分明。
沉重的钢坯在锤击下迅速变形,火四溅,他的动作大开大合,带著一种老派锻工的粗獷和力量感。
很快,一个符合图纸要求的,稜角分明的六角螺母毛坯便在他手下成型。
“停!“技术科王科长一声令下。
测量员立刻上前,用卡尺,角度规仔细测量。
“尺寸公差…合格!“
“角度…合格!“
“表面平整度…合格!“
刘海忠长舒一口气,抹了把汗,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脯,眼神瞟向观摩台,仿佛在说:“瞧见没?我老刘的手艺,不含糊。“
苏长顺暗道,这老刘,宝刀未老啊,不得不说打铁这块他是专家,这锤子抡的跟打儿子似的,稳,准,狠,可惜啊…也就只能到六级工这个天板了。
为啥?脑子跟不上,图纸上那几行俄文注释他看得懂吗?热处理要求?特殊合金成分?在他眼里估计跟天书差不多,看不懂就学不会,学不会就突破不了。
这辈子…也就当个熟练工头子的命了,只是可惜了他这身子的打铁天赋了。
杨厂长微微頷首,对聂红军低声道:“刘海忠同志基本功扎实,六级工实至名归。“语气中带著肯定,但也有一丝到此为止的意味。
接著就是后院的扛把子李庆祥上场,身姿挺拔如松,动作乾净利落,带著军人的干练。
他没有刘海忠那种大开大合的声势,动作却更加精准,高效。
每一次锤击都恰到好处,钢坯在他手下仿佛有了灵性,变形流畅,几乎没有多余的废锤,节奏更快,更稳。火飞溅中,一个结构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的齿轮毛坯迅速成型。
“停!“
测量员上前。
“尺寸公差…优等!“
“角度…优等!“
“表面光洁度…优等!“
李庆祥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沉静如水。
苏长顺內心佩服,李师傅这才是真本事,果然不愧是部队里修坦克练出来的手艺,主要李师傅他还带脑子,有文化,自学俄文,要上顶级八级工?就得懂俄文,这年头的工业基础,稍微先进的设备都是苏联援助。
热处理参数?合金特性?人家能琢磨,六级工?也就是三十岁的年纪制约了他的打铁经验,七级?八级?指日可待,这才是工业脊樑该有的样子。
杨厂长眼中闪过一丝讚赏,对技术科王科长道:“李庆祥同志技术精湛,有潜力,要重点培养。“
等轮到贾东旭考核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考核位。
他比半年前拜师李庆祥时瘦了些,但眼神却更加沉稳,专注。他看了一眼图纸,又看了一眼烧红的钢坯,眼神里带著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
苏长顺也看到了贾东旭半年来的变化,不得不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