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抬起头,脱口而出,声音因为震惊和急切甚至有些变调。
“等等,王局长,您刚才说…文艺科?不是…不是电影科吗?“
话一出口,杨厂长和许富贵都惊愕地看向苏长顺。
许富贵是纯粹的意外和不解。
文艺科?电影科?不都是好事吗?
杨厂长则眼中闪过疑惑,觉得苏长顺有些失態了。
王局长显然也没料到苏长顺会有这么大反应。
他微微一愣,但並未生气。
他理解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期待,尤其是苏长顺这个直接功臣,对电影二字自然情有独钟。
他语气放缓,带著一种高层领导特有的务实考量解释道。
“小苏啊,別激动。我知道你对电影这个词有感情。最初,我脱口而出的也是电影科,这点没错。“
他看著苏长顺,像是要说服他,又像是在陈述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事实。
“可我仔细想想后,轧钢厂是咱们工业部下属的厂子,本质上不是专业的电影厂啊,我们最核心的任务,还是抓生產,搞建设,钢铁,机器,这才是咱们的根本。“
“电影拍摄这种事情,“王局长摆了摆手,“偶尔为之可以,比如这次,就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必要的尝试。但它不会是常態,以后可能几年才拍一部重点题材的纪录片,主要还是为了宣传咱们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专门成立一个电影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閒著?这投入產出比不高嘛,资源上有点浪费了。“
他话锋又一转,条理清晰地阐述著自己的规划。
“但是,工人文化生活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视,每年五一劳动节,国庆节,还有传统的庆祝活动,厂里的文艺匯演,需要组织吧?工会负责群眾活动,但需要一个专业的口子来把握方向,提高质量,比如排练话剧,演样板戏,组织工人合唱团,甚至搞搞单口相声,说个快板,活跃活跃气氛,这些不都是文艺工作嘛?“
王局长越说思路越清晰,双手在空中划拉著。
“我想啊,把这些原来分散在工会,宣传科的功能,现在有了需要专业能力的新项目,那正好,整合一下,合併成立一个专门的科室来负责,统筹规划,提高咱们轧钢厂工人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档次。“
他看著苏长顺,眼神带著期许:“小苏,你们搞的这个纪录片,就是一次成功的文艺实践,证明你们有这个能力,把这份工作交给你,是组织上的信任。“
最后,他一锤定音:“所以啊,电影科这个名字,范围太窄了,涵盖不了这个科室將来要承担的所有重要工作,叫文艺科,才最准確,最合適,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就这么定了。“
文艺科!
这三个字再一次像带著冰的锤子,狠狠砸在苏长顺的心口上。
他內心的哀嚎几乎要衝破喉咙:別啊,王局长,您这可是把我往火坑边上推啊。
十年后,所有跟文艺两个字沾边的,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样板戏除外,其他人哪个不是重点关照对象?
那时候的我,必定是要被打倒的那个靶子。
千算万算,搞出这么个轰动性的纪录片,搭上京影厂的线,就为了跳到这个叫电影的小眾,低调,技术性强,还能偷偷摸摸在未来娱乐大潮中铺路的科室啊。
王局长您这一句深思熟虑,直接把我送进了最危险的风口浪尖——文艺科。
许富贵不懂,他还傻乐以为前途更远,这哪是远?这是一条通向悬崖的快车道。
巨大的危机感和无力感瞬间淹没了苏长顺。
他有拒绝的权力吗?没有!连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