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有点,毕竟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官。
但他苏长顺两世为人,心理素质还是有的。
更何况,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那些板报,从选题到构图到內容,都是他一手一脚弄出来的。
每一个字,每一幅画他都瞭然於胸,只要领导问的是板报本身,他绝对能对答如流。
机遇?或许有,但极其渺茫。
他现在的目標很明確:不出错,顺利过关,把领导可能问的问题回答清楚,准確,简洁,展现出宣传科干事应有的业务水平和踏实作风,这就足够了。
至於领导会不会因此记住他这个小人物?
苏长顺压根没抱希望。
能在大领导心里留个这小伙子业务还行的模糊印象,就算烧高香了。
他放下茶缸,重新拿起画笔,目光落回那幅未完成的宣传画上。
心思却已经飞到了下午的宣传栏前。他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近期几期重点板报的內容。
增產节约的號召,技术革新的成果,安全生產的警示,劳模事跡的宣传…嗯,核心数据,典型人物,政策要点,都记得牢牢的。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兵来將挡,水来土掩。
——————————
下午两点刚过,几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稳稳地驶入轧钢厂大门。
工业部王局长在杨厂长,老书记等厂领导的簇拥下,迈著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厂区。
苏长顺跟在宣传科赵科长身后,如同庞大队伍里一粒不起眼的尘埃。
他努力挺直腰板,眼神专注地落在前方王局长的背影上,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著领导隨口的每一句话。
赵科长不时回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带著叮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视察路线按部就班地进行著。
王局长看得仔细,问得也细,从车间的生產流程到工人的劳动保护,从技术革新到安全生產。
杨厂长和老书记在一旁应答如流,气氛严肃而高效。
当一行人走到厂区主干道旁那片集中了黑板报,宣传栏的区域时。
王局长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他的目光扫过那一排排色彩鲜明,图文並茂的板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頷首。
“老杨,“王局长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一块主题为增產节约,技术革新的板报上,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厂里的宣传工作,有起色。这些板报,內容扎实,形式也活泛,工人同志看著不累,能入心。看来,厂里在宣传阵地上,是下了功夫的。“
杨厂长脸上堆起笑容,凑上前半步,带著点恰到好处的谦逊。
“领导您过奖了,这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说到下功夫…“
他微微侧身,目光投向队伍后方的苏长顺,“前些日子,咱们厂不是给部里打了报告,申请特招一个宣传口的同志吗?您也知道这事儿。“
王局长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板报上,仿佛在欣赏一幅画。
“报告我看过。能让你们厂班子一致点头,还专门打报告的人,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
他这才缓缓转过身,目光投向杨厂长示意过来的方向,“哦?就是这位小同志?“
苏长顺心头一紧,深吸一口气,压下那点骤然加速的心跳,快步从队伍后面走上前,在距离王局长两步远的地方站定,微微躬身。
“局长好,厂长好,书记好,我是宣传科干事苏长顺。“
王局长的目光落在苏长顺身上,平静而深邃,带著一种阅人无数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