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这次可是让你破费了啊。”
“师兄说的什么话。要不是师父不许,今夜一定要欢饮达旦!”
马车在同仁馆门前缓缓停下,走下两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人。
正说笑间,又有一对中年夫妇从车上下来。
“踏破入门三关是值得庆贺,但明劲也不过是登真第一道而已。其骄,你可不要太得意忘形。”
“嘻嘻,师父教训得是。”
四人走到门口,便有伙计迎上来。
“馆主,您回来了?”
“恩。那些来送贺礼的人都打发走了?”
“是”,伙计点点头,等看到后面的两个青年人,顿时想起什么。
“对了,方才还有个来买药的客官,说是月前烧伤得江公子诊治,特意来道谢。”
那年长些的青年闻言一愣,思索片刻后道:
“不错,之前王庄乡有个农家少年,火中救得十几口妇孺,林知县特意来馆中请医。我当时正好坐馆,便去了。”
“他来买药,可是伤势未曾康复?”
“不,那客官是来买习武大药的。而且我看他身体康健,说话中气十足,应该恢复得很好。”
“那就好”,年长的青年闻言,对着另外三人笑了笑。
“那少年当时吸入太多烟雾昏迷,外人以为命悬一线,其实多是皮肉伤,与其说是我救的他,不如说他全靠自己。”
另一个青年闻言诧异,“这么说来,此人虽农户出身,底子却是很好?”
“别的不好说。我当时检查伤势,顺便摸了骨。”
“怎样?”
“很硬。那少年的骨头硬度,勉强接近练骨后的武者了。”
那中年人终于有所触动,“莫非是钢筋铁骨?”
“弟子也吃不准,说不定因为出身差,气血不足以支撑,根骨自晦?”
“哎呀,江师兄你不早说!”
杜其骄捶胸顿足,“若师父能再收一良才,我就不用再当老幺了!”
另外三人忍俊不禁,待走入医馆内堂坐定,中年人方缓缓道:
“根骨确实能为习武增益不少,但武道炼心,终究后天重于先天。”
“正好过几天要下乡义诊,到时候可顺路考察一番。”
“其骄,你以往都在城中,这次也跟着水云一起来。”
“习武也好,做人也好,最忌讳闭门造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