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虎,现在的买卖好做是不假,但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别忘了,咱们说白了就是个体。
你看现在成立的那些私营公司,哪个又是没根底的?
所以只能也必须是沪上的爱国建,才能称为第一家民营公司,记着,是民营,不是私营也不是个体。
不能建厂的事儿,我之前就跟你和王前进说过。
建个小作坊不是不成,但建百人以上的大厂,你想也别想。
或许有人建了会没事儿,但你们建了未必没事儿。
有些话我也不想多说,总之还是之前的话。
有人想要单干我不拦着,但事发了嘴上要有把门的。
他们的事发了,最多坐几年牢,我们的事儿发了,可是要丢命的。
别管谁给你们做背书,这么大的金额,这么大的资金流量,对个人而言都有些太大了,大到要命的那种。
有这类想法的人,你一定要给他们说清楚,免得不明不白的人就没了,这跟我的初衷不符……”
听了李胜利的老一套,肖虎这边还是没打消心里的念头。
这年月,钱真的是太好挣了,不说一车货换回同样的一车大团结。
但对比小叔李胜利给的成本价,许多货物,他们的利润都在十倍以上的。
肖虎也算得上是半个混江湖的,在他的想法里,有些钱别人能挣,他们也一样能挣的。
“叔,法不责众!
咱们尽多做的小一点就好。
南边的娄家,听王前进说,一气儿就要建十座大厂子。
盖可以容纳十几万人的宿舍楼,咱们比娄家,小指头都算不上的。
他们能成,咱们咋就不成了?”
听肖虎说起娄家,李胜利只能摇头了,人那是标杆跟门槛。
肖虎所说十座大厂,那是杜娇阳的资本撑起来的,一座厂子,一亿美刀的投入,这些可是杜老爹跟娄家之前关系的脸面。
不仅资金量是实打实的,而且技术也是实打实的国际一流。
已经有了规划的十座厂子,九座是搞机加工的,剩下的一座,还是轻工联合体。
其投资的目的性也是极为明确的,无非补足国内机加工水平的不足而已。
一亿美刀的厂子,在哪一国都是大手笔的。
正经办个轻工所属的制衣厂,别说几百万美刀了,几百万港纸都算是不菲的投资了。
这也算是杜娇阳的资本,对国内的正经第一次回馈。
借助现在国际局势的暖流,不仅技术是高精尖的,机械设备也是一样。
这九座大厂,基建投入也真的就几百万美刀,真正的大头,都用在设备的引进上了。
肖虎拿着自家建厂的想法,跟娄氏的十座大厂比,那也是纯扯淡的话。
娄氏的这次投资,也算是断了他们的国际化之路,如今投资国内,虽说是顺应了国际风向,但在不远的将来,娄氏企业必定会被老美制裁的。
这也是之前,李胜利让娄晓娥推出新怡和体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