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中命令蒋瓛、宋忠重启调查,但时隔多年,物是人非,查证何其艰难。
每一次毫无进展的回报,都像是在提醒他的失败和无能。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御案角落那个不起眼的铁盒。
那是朱允熥拼死送来的,里面装著有关他標儿死因的秘密。
这个孙子,老朱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他不仅有胆魄,有决断,还像他老朱。
在经歷了这么多风波后,老朱確实曾有一丝动摇,比如是否该考虑这个更有锐气的孙子。
然而……
老朱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这几个月来的动盪:
【朝堂混乱,藩王丑行,各地叛乱,还有那该死的『六月飞雪之象和民间沸腾的怨气。
【这大明江山,经不起更大的折腾了。】
【如今,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个锐意进取、可能掀起更多波澜的继承人。而是需要稳定,仁德,休养生息,以及安抚天下士民之心。】
想到这里,老朱又想到了朱允炆。
这个孙子,虽然性格仁弱,缺乏决断,但正是这份『仁弱,在当下看来,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老朱再次嘆不了口气。
【標儿,你若在天有灵,应该会理解爹吧?】
他重新回到龙椅,又看向那个铁盒,仿佛是在心中说服自己。
【允炆他深受文官喜爱,黄子澄、卓敬那些人都围著他转。他若继位,能最快地稳定朝堂,获取士林支持。】
【允炆性情温和,不像允熥那样带著一股隱忍的狠劲和可能追查到底的执拗,或许能避免更多的宫廷震盪和兄弟相残。】
【允炆的『仁孝名声,正好可以用来对冲自己『暴戾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安抚民心。】
【標儿,秀英……】
【咱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咱朱家的江山,能平稳地传下去啊……】
老朱在心中对自己,也对亡子和亡妻解释著。
他终究是一个帝王。
在个人情感与王朝稳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立储之事,不能再拖了。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眼中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散去,只剩下帝王的冷酷和决断。
“云明。”
“奴婢在。”
云明连忙躬身应答。
“传旨!”
老朱的声音恢復了往日的威严,却带著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三日后,大朝会。咱,有要事宣布。”
“是,皇爷。”
云明躬身退下,他隱约猜到了皇帝要宣布希么。
而老朱则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那份被血染过、又被他抚平的《治安疏》,最终落在那个冰冷的铁盒上。
他欣赏朱允熥的勇气和狠辣,但大明的未来,此刻更需要朱允炆的『仁德。
只是不知道,这个决定,又会將大明的航船,引向怎样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