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编修……国子监博士……”
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上对应的官员就剧烈挣扎一下,台下跪著的士子人群中便响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和骚动。
当最后一项『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罪名被念出时,那名力士合上文书,退后一步。
蒋瓛上前一步,冰冷的目光扫过台下噤若寒蝉的士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著铁锈般的血腥味:
“皇上有旨:此等奸佞,祸乱朝纲,罪证確凿,法不容情!即刻——行刑!”
“唰!”
数名膀大腰圆的刽子手同时扬起了手中的鬼头刀。
雪亮的刀锋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唔——!”
台上囚犯发出最后绝望的呜咽。
台下士子中,终於有人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个年轻的监生猛地抬起头,脸上涕泪横流,失声喊道:
“不……不要杀了!我们……我们知错了!我们这就散去!求皇上开恩啊!”
这一声哭喊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瞬间引起了连锁反应,又有几个意志不坚的士子跟著哭喊起来,甚至有人想要爬起来逃跑,场面眼看就要失控。
“肃静——!”
就在这混乱將起未起之际,一个清朗却带著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骤然响起,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只见跪在人群前排的一名青衫官员猛地挺直了脊背。
他年纪不过三十许,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刀。
他的名字叫方孝孺。
他虽然也跪著,但身姿挺拔,如同一株青松,与周围瘫软恐惧的眾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个崩溃的士子,声音带著痛心疾首的斥责:
“尔等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临难而惧,畏死而退,岂是君子所为?!”
“今日我等跪於此地,是为维护道统,是为天下公义!岂因刀斧加身而改其志?!”
“头颅可断,血可流,浩然之气不可夺!”
“若因惧死而退缩,与台上这些趋炎附势、结党营私之辈何异?!有何面目再见孔圣人?!”
他这番话,字字鏗鏘,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士子耳边。
那些原本想要退缩的人,被他斥责得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骚动竟然被他一人之威暂时压制了下去。
方孝孺说完,不再看他们,而是重新將目光投向刑台,脸上是一片决绝的平静,仿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台上的蒋瓛,將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的目光在方孝孺身上停留了足足三息时间。
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惊讶,有审视,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和警惕。
【方孝孺……果然名不虚传。是块硬骨头,也是个……麻烦。】
但他並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额外的表情。
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对刽子手点了点头。
下一刻——
“咔嚓!”
“咔嚓!”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