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殿的殿基就高三层,殿前的白玉台阶因此漫长,苦了那些年老的朝臣日日攀登。
宣明殿规模宏大,红墙金瓦,里面的柱子都是盘龙柱,根根镶金嵌银,点缀宝珠。
地面上铺的,名叫金砖,泛著金属光泽,敲击有金石之声,靠近点能照出模糊的人影,令人惊嘆。
走上大殿,见到此地有禁军挺胸昂首,穿著金甲、身披锦袍、手持长戟,目光炯炯,成卫內外。
有宫女宦官頜首躬腰,或捧金盖碗,或端银托盘,或摆夜光杯,来来往往,伺候上下。
殿中赴宴有:皇亲国戚,王子公孙,锦衣玉带者;外国使臣,异域贵族,貂裘狐帽者;美武官,儒雅文臣,鸚冠緋袍者四方大步,行走前后。
周方正看著大殿两侧,有排列整齐的座位,一个太监碎步上前,“殿下,您的位置可靠近上头呢~”
“有劳小公公领个路。”
“奴婢哪敢说辛劳呀?殿下请。”
小公公领著周方上前,路过一眾文臣武將,坐在左侧靠上前五的位置。
那有先帝老臣,丞相朱服元,一个面带愁容的老头,为百官之首,是三朝老臣。
刚经歷刺杀的国舅爷、当朝太尉高衷。
还有平都侯、并州刺史,当朝国丈,虱客杨浑。
以及满脸都是直如银针般白鬍鬚的粗獷老头、本朝二品抚军大將军、九境大宗师迟擒虎,乃是朝中资歷最深的老將军,同样歷经三朝。
此外,还有代表国师参加宴会的虚明上人,也正在座席中与周方点头示意。
至於周方,因为是王爵,属於超品,所以按照礼制,能坐在靠近天子的地方。
周方身后还有两人,一个是楚王世子周烛,另一个是代土世子周靖。
二人代表他们的父王前来京城朝拜新天子,表达臣服之意。
楚王和代王是新天子的亲叔叔,虽然二人各有託词,並没有亲自到达,但是两个世子入京,也有前来当质子的意思,表明:我至少当前忠心朝廷,请朝廷放心之类的。
而其他藩王全都不来朝拜,现场唯一的藩王,只有周方一人,能得到天子和太后额外重视和一定信任,也不奇怪。
大殿左侧是大夏朝臣贵族,而右侧,则是各国朝拜的使臣。
最上面的,是塞北第一大部族,罕海部族,他们是大跋王朝皇室旁支后裔,王族以“跋”为姓氏,当前的罕海王名为跋律吞,他派遣王子跋元赞前来朝覲大夏天子。
其次是雪域三国,大羌国、大碣国和大戎国使臣。
再次是位於南方大山之中的南驃国使臣还有岛屿诸国、西方沙漠诸国使臣等等。
大夏为这片大陆中央帝国,在大夏五代先帝的带领下,坐稳第一强国位置。
各国使臣穿著绿绿,各有特色,与服饰相对统一的大夏文武之臣们,隔著中间的红毯御道,形成鲜明对比。
天子和太后还未驾临,因此各方使臣也好,官员也罢,可以相对隨意走动问候。
周方正打算找朝中重臣攀谈一二时,却见对面走过来一个青年。
正是罕海部王子跋元赞。
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