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日的奏折大部分都和立太子有关,但周遇之并不能确定刘廉的这一份也是如此。因为身为首辅,他有太多的办法绕过司礼监,将自己的奏折递到御前,今天的这一份便是如此。
没有经过司礼监的手,周遇之便看不见。
所以会是什么事呢?
……
不等周遇之想出个结果,三位阁老便出现在了殿门口。
首辅刘廉,今年五十八岁。
次辅赵良策,今年六十岁。
剩下的那一位是陈祥,他是内阁三位阁老里最年轻的,同时也是资历最短的,去年才进入了内阁,今年不过五十二岁。
“臣等……”
不等三人行完礼,天佑帝便挥手,“诸位爱卿不必多礼,”然后他将手上的折子递了过去,语气有些急促地问道:“你们看看这个,是否可行呐?”
三人依次看了起来。
最先拿到的是首辅刘廉,不过他只打开看了两眼,然后便递给了赵良策。赵良策接过后诧异地看了刘廉一眼,似乎是不明白他为何看得如此短暂,但当他将目光放在了手上的奏章后却明白了,因为字实在是太熟悉了,天天都能看到!
于是他手一顿,然后才翻开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抬头飞快地看了正望着这边的天佑帝一眼,然后默不作声地递给了最右边的陈祥。
陈祥翻开后同样顿了顿,然后继续往下看。
但他的城府没有赵良策深,所以看完后便惊讶地抬头,“陛下,这,这恐怕不妥吧?”
随后他又转头看向了刘廉,“刘大人,自古以来便没有立皇孙的,太子未立,又何来的皇孙呢?刘大人你这个建议未免太过荒谬了些!”
“陈大人此言差矣。”
刘廉淡定地回复,“谁说没有太子?”
“除去已经被废的庶人赵熙,陛下曾立过两位太子。一个是陛下亲子孝睿殿下,一个是陛下养子孝敦殿下。
“孝睿殿下聪颖,孝敦殿下仁厚,他们两人的太子之位都没有被废。所以既然宗室中无贤能者配得上太子之位,为何不能择一王孙,过继给两位太子之一,继承大统?”
“立皇孙后,可效仿当年孝敦殿下之举,择选大儒以教之。”
立孙不立子?
周遇之猛地看向了刘廉,然后恍然。
……此计高明啊!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